第(1/3)页 而在另一边。 中途休息的孔子和老聃也一直在看着这里。 “难怪这位陆小友能入老师之言,果真是有不凡之处的。” “被误解,本就是表达者的宿命。” “能说出这话,足可见他对于大道已经颇有自己的理解。” 孔子微微感叹道。 老聃面色怪异。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 小陆是能说出这种话的人? 不过当着外人的面,老聃也不能拆陆歌的台。 只能含糊其辞。 “还行吧,就那样。” 孔子又看向颜回道:“记我言行,是你的事。” “如何理解,是后世之人的事。” “前人哪还能管得了后人如何想?” “若是被误解,只要他理解之意是正非恶,那便足矣。” “当然若是有人故意曲解,以谋其利,行不正之事。” 孔子微微顿了顿,莞尔笑道:“天下众生,不知凡几,岂能皆受愚弄?” “总会有人秉持正道,重塑乾坤的。” 陆歌也连连点头道:“没错,没错。” “你只管记就是。” “后世之人从你记载之中,若是因此受益,那便是你的功德。” “要是有人故意扭曲其中意思,那是他自己的恶行,跟你也没关系。” “到时候他自会受到报应的。” 颜回已经逐渐缓过来了,面色微微泛红。 朝着孔子和陆歌一礼。 “是我失态了。” 老聃开口笑道:“心态不行,一点就炸,还得练啊。” 陆歌一愣,这话不是以前自己逗李大时候说的么? 这老李咋还记住了。 要不说人家是圣人呢,一把年纪了还能过目不忘。 “弟子谨记圣人教诲。” 颜回又是认真朝老聃一礼。 心中暗自反省。 自己这心态,确实不太行。 今日陆兄还无恶意,自己就差点道心崩塌。 日后若是敌人如此,甚至变本加厉,自己岂不是毫无抵抗之力? 一连三日,孔子与老聃论道。 直至论道结束,孔子再三请求,要与老聃同行护送。 但老聃却坚持拒绝。 孔子无奈,只能率众弟子送别老聃。 陆歌牵着青牛,朝着颜回挥手。 这三天时间,他俩也是混熟了。 看着陆歌跟着老聃离去,颜回心中也是不舍。 若非这次遇到陆兄,自己怕是难以发现自己的道心弱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