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
第(2/3)页
他今年三十出头,算起来还是近百年来内阁第一位如此年轻的臣子。
以他的年龄让他进入内阁,自然有许多世家朝臣不满,可也只是对他的年纪不满,论起他的资历,恐怕有些四五十岁的官员都比不上。景帝原先让宋声在外地做官时积累的那些功绩刚好能拿出来堵住那些人的悠悠之口。
进入内阁相当于进入了这个国家的中枢机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意味着宋声手中开始有权利了,即便不是兵权,可景朝不设宰相位,内阁是除皇帝之外最大的权力机构,他自然也是有权的。
圣旨直接下达,即便御史台还有几个老顽固一直在上疏劝谏,也没有什么用。皇帝下的旨意即可朝令夕改,自然一言既出,无可改之说。
宋声不管那些言官们说什么,他就老老实实的上朝。如今他也算是朝中新贵了,除了一些看不起他出身的人,下面还有一些趋炎附势的人想要巴结他。
宋声要做皇帝手中的纯臣,自然不能与他们为伍。所以每天下朝之后其它的邀约他就直接推拒了,这跟那次宴会之后旁人与他送礼不同,如今他居内阁,这东西自然也不能乱收了。
再者,原先收的礼景帝大多都知道,算是默许了,并未有什么训示。如今若是与那些想要巴结的人有来往,恐怕会落人口舌。
宋声现在的产业能够养活他们一大家子在京城里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了,官场上的这些他自然能不收就不收,首先他不缺这点钱,其次官声更重要。
年后三月三,冰雪融化桃花盛开,是个好时节,适合赶路了。
宋家村此时十分热闹,村里的人几乎都知道了张杏花他们一家马上就要进京去投奔宋家三郎了。宋声成为内阁大臣的消息还未传到宋家村,但他们都知道宋声升官了,又成为了京官,还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村里人羡慕极了。
这几天几乎天天都有人到家里面唠嗑说话,他们宋家村现在可与以往不同了,其中大部分的原因都要仰赖宋家,靠着宋家带他们种棉花,全村人的收入都多了不少,现在家家户户都能顿顿吃上肉,年年都能穿新衣服,旁的村儿可是要羡慕死了。
如今宋家这么一走,他们心里万分不舍,不过有不舍得的也有看不得人家红火说闲话的。
“杏花婶子,你们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还能回来呀?”
“是啊杏花婶子,听说京城那种地方可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天子脚下一片瓦砸下来都可能砸到达官贵人,说不准这京城的生活还没咱们乡底下过的舒坦呢。”
张杏花听到村里人这么问,她心里其实也有不舍,笑着说道:“想回来我就回来了,说不准这京城我还住不惯呢。就是吧,好久没见我那孙子了,怪想他的。干脆就搬过去吧,一家人不论在哪,只要在一块了,那日子就是高兴的。你们说是不?而且我听说三郎现在可是做了大官,有他在,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
她这话一说,别人也不敢说酸话了,酸掉了牙根也没用,从宋声考上状元那一年往后到现在,他们宋家村也出过举人,可没有一个能像宋声一样这么有能耐的,你不服都不行。
宋家家里的事情多,烧银骨炭的窖也没有关掉,把这个法子传给了大嫂孙氏的娘家人。孙氏娘家还有一个哥哥,娘家爹娘和哥嫂对他一直都不错,他们这一去京城,家里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把这个烧银骨炭的法子跟他们说了,以后他们也能多个赚钱的法子。
至于家里的田地,就转给大伯母林氏还有二伯母赵氏的娘家人种了。家里在县里面还有府城里面开的铺子这几年一直都是二房还有宋夏在打理,现下这些铺子他们都已经雇了新的掌柜接管,以后只需要每年收钱就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