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曹安没说话,只是点点头,示意继续。 陈一发接着道:“他是萧皇后的族弟,以前也是姓萧的,后来被赐了国姓,这才改名叫‘耶律光珍’。” “怪不得。” 曹安笑了笑:“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呵呵,大人说的一点儿没错。” 陈一发也跟着笑了一声:“宋、辽这些年很太平,尤其是澶渊之后,辽国逐渐强盛起来。所以出使大宋对那些辽国臣子来说,是个美差!” 汴梁繁华,不只是宋人向往,那些苦寒之地的蛮子更喜欢。 能出使汴梁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件肥差,不仅能享受到这中原第一城的繁华锦绣,还能赚个大肚流油。 毕竟宋人最会花钱买太平,平时只要辽人一闹腾,少不了就会给些好处来堵嘴,这些年大家都习惯了。 “西夏呢?” 曹安想起了那个彪悍的民族。 “西夏使者还算客气。” 陈一发组织了一下语言,认真道:“不过这种客气很浅显!西夏向来以好战善战著称,否则也不会在宋、辽两国的夹击下,还能屹立不倒。” 西夏——一个很神奇的民族。 怎么说呢? 这个国家的人好似天生就为了战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打架,不是跟外人打,就是跟自己打。 反正人脑子打成狗脑子,对他们来说是常态。 这种彪悍不同于辽人那种悍勇,他们是真的不怕死,哪怕明知打不过,也会拼命,真正的生死看淡! 这也是为何。 如此贫瘠落后的一个民族,竟能在中原大地上坚挺两百多年而不倒!甚至等蒙古人相继灭了宋、金、辽后,西夏依旧存在。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种人谁见了不头疼? 曹安沉思了少许,淡淡道:“说具体提点儿。” 陈一发不知道他为何对西夏这么感兴趣,却也知无不言道:“西夏这些年还算安分,毕竟他们的青白盐,大宋才是大主顾!” 盐巴! 西夏唯一一个可以算得上是经济支柱的产业。可以说国内百分之六十的经济来源,都在这上面。 “但西夏的野心却不小。” 陈一发微微皱眉,低声道:“他们这边跟大宋婉转承欢,那边也和辽人眉来眼去。可偏偏宋、辽两国如今都不想用兵,所以便能拉拢就拉拢,轻易不会撕破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