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二才又俯首-《三国第一大忽悠》
第(2/3)页
华佗说完却又似有难言之隐,道,“奈何天下人视医卜之术为小道贱业,私学授受都未有先例,皆是关门竹书自学;佗也是白身,救人治病未曾多取分毫,却是要如何实现这广收门徒之事?”
刘天浩知道大局已定,当即对着华佗长身一礼,躬身道歉道,
“先前多有冒犯先生,实乃激将法也。不瞒先生,曌颇有一番雄心壮志,欲挽大厦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前几日幸得徐州糜竺糜子仲所信,追随与我,欲共建霸业;我真心崇尚医卜之术,心知此术必将大放光彩,造福黎民百姓,于是,命糜家在徐州设置医学院,聘请天下名医,传授治病救人之道;值此天赐之机,于这许家庄偶遇先生,怎不动心?天下医术能出先生其右者,尚不曾现世。如若先生不弃,曌斗胆请先生移驾徐州,执掌我医学院之牛耳,待来日师徒尽出徐州,则必将造福于我大汉,造福于天下黎民百姓尔。”
华佗闻听,感动异常,当即答道,“固所愿尔。”
却说华佗终于被刘天浩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应承下来要去徐州糜家所出资开办的医学院传授医术。自已这一身精湛医术,即将开花散叶,自当是豪情万丈。想想也是,如若能达成刘天浩所描绘的那种愿景,必然能够成就那千秋万代之功。
旁边的许父将这整个过程尽收于眼内,心想,这刘天浩果然不愧是高祖皇帝之血脉,又兼修齐门鬼谷之绝学,志向高大,堪与高祖武帝试比肩,口若悬河,可与张仪苏秦同争锋,此人所图者大,对下也不骄奢狂纵,如若仲康要出去成就一番功名,这刘天浩当为不二选择。
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天浩还在为能够说服华佗入徐而正自暗自得意呢,如若知道自己这一番说辞竟要再收一才,估计要不能自已了。
华佗既决心已定,就欲要立刻动身,前往徐州。浑然不觉此刻天已过午,眼看着再过俩个时辰就将天黑。
当他对刘天浩、糜竺二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刘天浩连忙道,“元放若是此刻出发,怕是要三更半夜露宿野外了,先在这许家庄上再借住一宿,明日动身不迟。”
又转头对糜竺说道,“子仲一会且休书一封,再安排随行仆役护送元放,务必妥善安排,但凡元放一应所需,尽皆提供,不得怠慢。”
糜竺连忙应承下来,心想,主公真乃礼贤下士不拘小节之人,这要把随行仆役尽皆安排护送华元放赶赴徐州的话,那么自己等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不禁是微微苦笑。
华佗也发现,现在就出发的话,的确算是荒唐,也就跟着刘天浩三人回返许褚家。
许褚家现在已是一片忙碌,磨刀霍霍,烹猪烤鸡煮羊,各种香味溢满整个院子。
太史慈许褚尚未返回,众人也不担心,许家对于许褚、刘天浩对于太史慈,皆是信心满满。刘天浩心想,这还是许褚、太史慈尚未曾经过战争,等他俩经历过一次哪怕是几十人的小混战也好,那二三十人绝对不会放在此二人眼中。
此番剿匪,本就是刘天浩故意为之,就是要锻炼二人。既然已经遇到了许褚,自然要收服过来,许褚那智商差华佗几条街,连华佗都被自己搞定了,还怕搞不定一个许褚。
自己到三国最大的优势,就是领先这个时代一千八百年的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我懂农工经商,我懂这三国群雄大部分人的性格特点,我知道每个人想要什么,我就诱惑你想要的,还怕你不来?
刘天浩决定,就在晚上这场庆功宴上搞定许褚。
大概过了一个多时辰,太史慈许褚终于返了回来。
刘天浩他们迎了出去一看,好家伙,他俩不像是去剿匪的,他们自己反倒更像是贼寇。
原来,这太史慈许褚,一在前,一在后,中间跟着那二三十‘贼寇’——也许现在不能再叫贼寇了,因为看这架势,他们该是被许褚太史二人降服了。刘天浩数了数,共计二十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