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重温一下:湿聚成饮,饮凝成痰。饮,间于湿和痰之间的中间状态。黏湖湖的能拉丝的液体。) 这饮邪本是由脾胃运化饮食精微不力导致的。 这饮邪停于胃口,患者就会感到膈下痞满胀闷,吃不进饭。 这饮邪溢于膈上部的胸部,患者就会感到胸脯胀满,气短,连呼吸都要困难起来。 如果这饮邪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就会转郁而发热。 这时,阴气逼阳外出,患者就会感到身热。 如果阴气逼迫阳气上浮,那甚至会引起患者耳聋…… 饮邪会导致患者体内一连串的反应啊。 最终导致的最大结果,就是心肺阳虚,气血流动不畅,继而又导致了血虚…… (就像陈长安的情况。) 所以这理饮汤,最终却是治疗心肺阳虚,脾湿不升,胃郁不降的。 …… 治理饮邪——治理心肺阳虚——治理脾胃——脾胃运化有力,患者体内饮食精微被充分运化为气血——饮邪减少——人体充分通阳,气血开始旺盛! (以上回顾一下理饮汤,有些书友可能觉得在水文,其实是想让大家巩固一下,同时拓宽一下对理饮汤的认识,以后,本书可能要多次用到这种写法。重复,始终是记忆的好办法。) …… 一切都特喵的像是转了一个圈儿,因为人体内的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本来就是一个圆圈,就像《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的书名一样。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 理解不了人体这个“圆运动”,你就永远入不了中医的“门”! …… 而一个医生高明与否就体现在,你能否在这个圆圈上找准那么一个点,一个能最有力最有效地推动这个圆圈运转的点,该施多大的力,该向哪个方向使力…… 这就是一个高明医生和一个庸医的区别所在了! …… 如此思索一番后,李茂阳又重温了一下使用理饮汤的关键症状,脉象弦迟细弱。 那个陈长安正是这个脉象。 …… 看看时间已经近五点,李茂阳丢开一脑门子的医学思维去找饭馆吃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