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上梁一-《渔人峰哥》
            
            
            
                
    第(1/3)页
    等他们三个回到渔船的时候,今天收获的鱼获,李永林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
    船上就剩两筐他特意留下的黄金扇贝,据他所说,这如果不是他特意留下,这两筐也要被那些老顾客抢完了。
    让张建军搭把手,两个人抬了一筐到张建车的后备箱中,另外一筐他留给李晓峰解馋。
    关系在这里,张建军也没和他客气,乐呵呵的和李永林抬起了一筐放到了自己后备箱里。
    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野生黄金扇贝,之前他只吃过几次养殖的,这野生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不过光看着这个头和卖相,就比养殖的强多了。
    李永林也没有想到这些野生的黄金扇贝会这么好卖,一斤八十块钱,那些老顾客眼都不眨,就抢完了。
    这个价格在李永林看来已经是很高的价格,甚至可以说是天价了。
    要知道毕竟一个扇贝的大部分重量都在壳上,能吃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
    反正要是让他自己买,他肯定是舍不得。
    而且如果不是儿子受了伤,他也不会留下这么一筐,顶多留几个给他解解馋。
    不过话说这年头,好像沾到野生的,就没有便宜的。
    有钱人,尤其是吃货的世界,真是搞不懂!
    三个人告别张建军以后,就开船往家里赶去。
    接下来一周,李晓峰都在家养伤,每天都是李永林和刘雪霞两个人出海捕鱼。
    不过这活,两个人也没什么不习惯了。
    之前李晓峰在外头的时候,一直都是他们夫妻两个每天一起出海打渔。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每天的鱼获比李晓峰在的时候少了很多。
    其实不仅李晓峰家里是这种情况,这渔村大部分的情况都差不多。
    这些年,由于近海能捕到鱼越来越少,年轻人嫌弃渔船上既辛苦又赚不到钱,都纷纷去大城市打工,做生意去了。
    导致渔村现在的年轻人是越来越少了,留下来的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级的渔民和一些留守儿童。
    渔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逐渐衰落。
    有时候李永林就在想,如果他们这一代渔民彻底老去,这渔村是不是就彻底衰落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月底,李晓峰从明阳回来也已经两个多月了。
    今天从一大早开始,李晓峰家里就特别热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