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故意来找茬的-《三国之我要当皇帝》
            
            
            
                
    第(2/3)页
    众所周知。
    孔孟之道,出现在春秋战国。
    在那个年代,因为战火纷飞。
    所以儒家典籍,大多都有所缺失。
    亦或是传承那部分知识的人,在战乱中失去了生命。
    这些人和这些书的丢失,导致后来的读书人。
    在学习同一本书、同一个句子的时候,对同一知识点,产生不同的理解。
    虽然说,不同的理解,可以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文化的发展。
    但很明显,这样的儒家学说,并不适合于统治者。
    在统治者眼里,一本书有一个意思就够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经学应运而生。
    所谓的经学,就是一群学富五车的大儒们,利用自己的知识,把自己的对于儒家典籍的理解,加以备注,方便后来的读书人学习理解。
    而管宁,就是这样的人。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此时大厅的所有人。
    但凡是读过书的人,都看过管宁的注解。
    如果硬要叫较真的话,此时大厅内的所有人,都是管宁的弟子。
    这也是为什么。
    当崔琰说破管宁的身份之后,在场众人,反应会这么大了。
    ……
    另一边。
    曹操这边。
    在得知眼前的老者竟然是管宁,并且还是来找茬的之后。
    第一时间里。
    曹操认为,此人是曹丕找来,破坏订婚仪式的。
    想到自己已经让郭嘉给曹丕传话了,曹丕竟然还如此地不知进退。
    曹操那冷漠的目光,本能的投向了曹丕。
    只是一眼,就让此时正在幸灾乐祸的曹丕,瞬间如坠冰窟。
    “我淦,父亲不会以为这管宁是我请来的吧,虽然说,我也想请人,可是管宁这种级别的大儒,根本不是我能请得动的啊!”曹丕心道。
    “要是父亲真的以为,管宁是我请来的,那么我的嗣子之位!!!”
    想到了曹操曾让郭嘉传来的话语,曹丕顿时欲哭无泪。
    就在曹丕想着,要不要现在向曹操解释的时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