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节 第二次考举(1)-《我要做皇帝》
            
            
            
                
    第(1/3)页
    是夜,太子宫甲观主殿灯火通明。
    汲黯、张汤、颜异、宁成、商容、主父偃等六人各居其位,临襟正坐,抬头看着上首的太子。
    刘彻微微抬手,看着在座的六人。
    他臣子虽多,但真正的心腹大臣,却不过屈指可数。
    就是这六人里,真正的中坚,还是汲黯、张汤、颜异三人。
    其他三人,就有些打酱油的嫌疑了。
    至于更底层的郑当时、蛊臬柔什么的,就有些类似后世NBA的角色球员。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任何一个团体,都是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人数越少。
    只是,刘彻心里还是有些不满意。
    穿越加重生,辛苦这么久,以太子之尊,才收集了这么点人才,甚至没有发现一个前世所没有,但今生因自己而崛起的真正人杰。
    想了想,刘彻也只能叹口气,将这个遗憾暂时放在一旁,全神贯注的看向在坐诸臣,道:“吴逆败局已定,朝野皆议,改国归郡诸事,卿等以为,孤当如何应对?”
    周亚夫奇袭淮泗之后,不是笨蛋,都看出来了,这吴楚联军败亡指日可待。
    在这样的局面下,人心浮躁,不知道多少人跳出来开始兜售、邀功。
    议的最多的,当然是改国划郡。
    吴王刘濞的吴国被废除,自然是理所应当,毫无疑问的事情。
    但是,到底是将吴国分成几部分分封给诸侯皇子呢?还是干脆全部划为郡县,直属中央管理?
    另外,楚王戊虽然没有参加叛乱,但是其子以及其臣属,许多却都是被动或者主动的参与了进来,要不要追究楚王的责任,楚国是否还能继续存在?
    为了这些问题,朝野上下是吵得不可开交。
    但。刘彻透过问题的表面看本质,却发现,这些家伙虽然看上去各自主张南辕北辙,然而实际上。在吴楚两国的问题上,是两个派系在角力。
    一派是以朝臣为主,虽然打着的旗号五花八门,但总体来说,却都是希望废除封国。改为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另外一派则是贵族公卿以及诸侯王子弟为主,希望保留吴楚的封国体系。
    这很容易理解。
    朝臣自然希望自己能管的地盘越来越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