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节 广关(1)-《我要做皇帝》
            
            
            
                
    第(2/3)页
    在西元前,很少有人类能达成这样的伟业。
    以刘彻所知,当世,除了匈奴帝国外,并无第二个拥有这样疆域的帝国。
    但匈奴人已是手下败将,不足为勇。
    在刘彻眼中,匈奴人的土地和牧场,其实就跟当年晋献公送给虞国的宝马和良壁一样,只是暂时让匈奴人帮忙保管而已。
    三五年后,就要拿回来的。
    其他群臣,看着这幅巨大的地图,也是人人都面露喜色,纷纷说道:“壮哉大汉,明哉陛下!”
    刘彻却挥挥手,说道:“今日,朕诏诸卿前来,也是想与诸卿先商议一下,本月朔望朝的政务!”
    刘彻走下御阶,走到那副巨大的地图前,指着地图上的关中区域,双手从函谷关开始,向前,一直推进数百里,直到弘农郡的新安县,才停下来。
    “朕欲广关以强本!”刘彻闪烁着兴奋的神色,对着自己的大臣们说道:“迁函谷关于新安,并弘农为内史所属!”
    他抬起头,告诉自己的大臣们:“此其一也!”
    广关,当然不会只广函谷关!
    刘彻的手放在萧关上,然后向前推移,将之一路推到常山脚下。
    这里在过去一直是代国的土地。
    但是,今天,刘彻已经决意,要将这片土地纳入大关中的范畴。
    “朕意迁代王登王彭城,奉高帝庙,为徐王!”庞大的楚国,并不符合刘彻的心意,所以,他学习当年自己祖父的故智,将楚国一分为三。
    彭城以东为徐国,彭城以北依旧为楚国,剩下的化为郡县,以此保证,中央政府能管控这些地区。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举措,关中同时向南北扩张了三百里。
    但这依然只是个开始。
    刘彻抬起头,看向了地图中巍峨的太行山。
    假如,函谷关东移,萧关北移。
    那么临晋关岂能不动?
    既命临晋,当然要名副其实!
    刘彻大手一推,将它越过黄河,直接推到了上党郡的东南方,太行山脚下!
    这样,汉家关中的地盘,就大大增加了。
    从此,关中中部,向东方扩张到新安,中部地区的北部,直抵太行山,与井径古道相依从,北部扩充到代国,循着常山(恒山)山脉,越过太原,抵达了常山脚下。
    关中面积因此扩大了一倍多!
    县治从原先的六十八个,变成了一百五十一个。
    下辖人口,从五十万户,变成了一百余万户。
    关中可动员的兵力上限,从最多三十万,变成了闭着眼睛也能拉出五十万。
    更重要的是,广关之后,关中将拥有一个庞大的可以养马的地方——太原和附近的地区,非常适合养马。
    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以当地为基地的。
    而且,汉家的苜蓿草种植基地也在那里。
    群臣看着都是目瞪口呆。
    唯有丞相周亚夫和御史大夫晁错能稍微镇定一些。
    因为,在事实上,过去四年,他们不止一次与天子、尚书们商讨过广关一事。
    汉家国策,强本弱末!
    在实际上来说,历代天子都曾经做过广关的美梦。
    将函谷关东移,萧关北移,临晋东移,这都有过设想。
    但,此事的难度,却非同小可。
    假如放弃函谷关,没有了函谷关天险,万一关东出了乱子怎么办?
    就像吴楚之乱时,若无函谷关之险,吴楚乱兵就可能会去雒阳了,没必要渡过黄河去跟梁国死磕。
    另外,移关这种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新起关隘,想要修成要塞,花费可不是一般大!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终于,周亚夫不得不问道:“陛下欲广关,强本弱末,以实社稷,臣等皆拜服,唯陛下高瞻远瞩……只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