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节 西进的匈奴-《我要做皇帝》
            
            
            
                
    第(2/3)页
    现在,张汤甚至将视线瞄准了南越交趾郡丛林里的野人。
    他派去使者,前往交趾,跟当地的越人贵族和官员广泛接触,开出高价,收购一切‘蛮夷’。
    他甚至还盯上了马邑之战被俘的匈奴战俘。
    要不是刘彻对那些匈奴战俘还有用处。
    恐怕这些可怜的家伙,现在不是带着镣铐在煤矿或者铁矿里劳作,就是真正熊熊燃烧的高炉被监工们鞭子逼迫着冶炼矿石。
    而有了这么多的免费劳动力。
    假如南阳郡都不能成功。
    刘彻就想不到有谁能成功了。
    南阳的经验,当然是很好学习的。
    以刘彻所知,现在,在蜀郡,在长沙国诸郡,在安东诸地。
    大家伙都掀起了学习南阳经验的热潮。
    奴隶制这个可怕的制度,在死而不僵数百年后,似乎出现了一丝回光返照的现象。
    不过,这一次,中国的官员和贵族,选择将他们投入到工程建设和工业建设上。
    ……………………………………
    刘彻走出宣室殿的正殿,站到殿前的台阶前,凝视着眼前繁荣的长安城。
    “第一批祭品,已经送上祭台了……”他在心里想着:“但这远远不够!”
    西南的群山和交趾的丛林里能有多少人抓呢?
    撑死了抓个一百万就了不起了!
    哪怕算上霓虹列岛的倭奴,也不过多加个十万而已。
    这么点人口,想要让如此庞大的中国孵化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有些痴人说梦了。
    最多,只是发个芽、
    了不起,再长两片嫩叶。
    真正的希望,还在西方,还在广袤的印度次大陆和中亚地区啊!
    那是一个人口不亚于中国人口的广阔世界。
    也唯有那里的人口和资源,才能帮着中国,催生出真正的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
    “不知道,军臣的西征,到了哪里了?”刘彻想着:“大宛国,还在坚持吗?”
    ……………………………………………………
    大宛国,当然还在苦苦支撑着。
    不过,这个曾经辉煌的城邦王国,现在已经频临灭亡的边缘了。
    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大宛国还拥有七十多个城市,数十万人口。
    但现在,却只剩下了首都卡萨等七八个坚城还在坚守。
    剩下的城市,已经全数沦陷了。
    “奥斯匹林诸神,难道已经抛弃我们了吗?”大宛王狄奥多特忧心忡忡的望着卡萨城下连绵不绝的匈奴大帐,叹着气:“大爱奥尼亚王国,就要毁在我的手里了吗?”
    事实上,大宛,只是汉语的转译而已。
    大宛国的真正名字,它的希腊国名,是爱奥尼亚。
    在古印度的典籍里,他们被称为耶婆那。
    大宛也正是自耶婆那转译而来的名字。
    此时,并没有中国人抵达这里。
    所以,大宛,依然是以大爱奥尼亚王国的名义存在于世界上。
    但是,在三十年前,他们就与自己的母国失去了联系。
    在百年前,中亚的希腊城邦世界,发生了接二连三的惊天剧变。
    先是,塞琉古的巴克特里亚总督宣布独立,建立了巴克特里亚王国。
    随后,巴克特里亚王国积极进取,势力一度抵达了传说中的丝国。
    但好景不长,在三四十年前,巴克特里亚王国发生了内战。
    王国分裂为南北两个部分。
    更恐怖的是,来自东方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击败,举族西迁,他们的到来,给整个中亚带来了彻底的变化。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受到月氏人的驱赶,活跃在中亚的塞人部族,也随之侵入各个希腊城邦王国。
    他们与月氏人一起,改写了中亚的历史。
    并且将包括大宛在内的许多希腊化城邦王国与安条克城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分割开来。
    从那以后,大宛或者说所谓的大爱奥尼亚王国,获得了独立。
    但独立的味道,却是苦涩而艰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