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儒-《穿越诸天万界》
            
            
            
                
    第(2/3)页
    若君不君,则臣可以不臣。
    若父不父,则子可以不子。
    君王没有君王的样子,大臣可以造反。
    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儿子没必要听父亲的话。
    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本意。
    落到了董仲舒手里,孔圣人的思想便被完全扭曲,成了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董仲舒以“三纲”约束人们之间的伦常关系,以“五常”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他把三纲说成是“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论证了皇帝统治的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使“三纲五常”成了精神枷锁。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打儿子,儿子不得反抗。
    夫打妻,妻不得反抗。
    这是董仲舒的思想。
    却只是董仲舒的思想。
    孔圣人从来没这么说过。
    陆云论起先秦儒家,说的头头是道,落在曹孟德与袁本初等人的耳中,却不亚于晴天霹雳,震得他们一愣一愣的。
    这等大逆不道的话,居然也敢说出来。
    但怎么听,怎么有些道理……
    竟让两人升起某种拨云见雾的感觉。
    一时之间,二人百感交集。
    蔡邕目光微微有些变。
    他研究儒学最多,知道的也最多,最接近真相。
    这位陆道人的话,看似大逆不道,却极为符合先秦儒家诸圣的思想。
    只是如今,却已经是新儒学。
    大汉以董仲舒之后的儒家为尊。
    先秦儒学,过时了么……
    他不由看向了自己的女儿。
    这么活泼的女儿,若因着一句“夫为妻纲”而约束天性,是不是有些太残酷了些。
    他想了想,有了些主意。
    并没有出声阻止陆道人的讲演。
    陆云又论说起孟子的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位孟子,思想更加坚定,像一位侠士,行走于君王之间,宣传着自己的思想,时常嘲讽得当时的王掩面而走,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讲究民为贵,君为轻。
    正好用于潜移默化。
    只要百姓过得好,管你什么朝廷。
    换言之,我若能使百姓过得安康,君王的位子我可取而代之。
    一干话语惊了曹孟德与袁本初。
    曹孟德若有所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