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情怀-《重生在毕业那年》
            
            
            
                
    第(1/3)页
    明年就是大年除夕,陆阡陌好烟好酒好肉好菜,拉了一车送了过来。
    即便送了这么多的东西,叶爱民已经没有给陆阡陌好脸。
    没说要,也没说不要。
    陆阡陌见状,连忙将东西一件一件亲手送进了屋里,摆放好了之后,方才离开。
    尽管叶爱民没给好脸子,不过毕竟东西收下。
    陆阡陌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晚上跟叶婉再好好聊聊,也许她就不再那么生自己的气了。
    就在腊月二十九这一天,陆阡陌又收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春节前最后一次政府会议,孙副市长将天海东大街项目世纪集团提交的方案递交会议讨论时,有些市领导提出了不同意了。
    “社会效益很重要,不过经济效益同样不可或缺。
    天海市的土地指标有限,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收入重要的来源,天海东大街项目还是走正常的招拍挂程序为好。
    几番争论后,王市长拍了板。
    天海东大街项目将采用两轮招标模式。
    第一轮项目设计招标,通过第三方审核,达到项目设计标准的三家公司,可以进入第二轮的土地摘牌。
    土地摘牌,三家公司现场竞价,价高者得。
    得到这个消息后,陆阡陌清楚,五百万一公顷一下的地价想拿到天海东大街项目,不大可能了。
    他也考虑了用三家公司围标,在项目设计阶段将其他公司排除在外。
    不过,经过了十几年的历练后,陆阡陌深知,做事还是要规规矩矩的好。特别是涉及到土地,都是终身追责,现在占的便宜,早晚有一天会吃大亏。
    这,就是国情。
    对于天海东大街项目,陆阡陌更多的是情怀。
    像天海这类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三四线城市,文旅项目更多的是长线投资,短时间内很难产生经济效益,这有悖于世纪地产高利润快周转的经营方针。
    特别是,他最终目标是盐场仓库那一百公顷的商住用地,要打造他的世纪城,资金更不能被这样的项目占用。
    不过,陆阡陌记得很清楚。
    重生前也就是这个时候,东大街项目启动,因为没有资本注入,财政也无力支撑,天海东大街项目流产。
    临街82栋百年建筑,除了6栋省级保护单位外,其他的全部被拆除,开发商住项目,天海的百年文脉毁于一旦。
    陆阡陌一直有个信念,
    房地产,只为了挣钱,而没有社会责任感,是做不长久的。
    既然重生了,就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何况,长远看来,天海东大街也是长线投资的盈利项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