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非凡印象从开店到现在,因为设计新奇,价格昂贵,已是市井之间的谈资,现在更是被流言拱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此时的苏婉清正在侯府的后花园里赏花,她的口碑扭转过来之后,她的心情就好了不少,正如此时春暖花开的天气一般。 苏婉清带着双琴逛花园,突然听到有人在说话。 “听说沈姨娘被百姓骂的不行,都是在说他们为富不仁,不肯捐银子呢。” “我也听说了,现在沈姨娘可被骂的不行呢!”另外一个丫鬟跟着说道:“你说何苦呢,好好的侯府不待,非要出去当商人,自甘下贱。” “可不是嘛,要我说被骂都便宜她了。我看之前表小姐的事被传的沸沸扬扬,肯定少不了沈姨娘推波助澜。” “我觉得也是,她把表小姐害的多惨哪。光是挨骂真是便宜她了,就应该让她铺子都开不下去!” “就是,赚了那么多银子都不肯捐银子,还开什么铺子呀。” 苏婉清听到这话,带着双琴悄悄地离开了。可是她一直想着两个丫鬟的话,她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极了。 沈希言害她这么惨,怎么还能让她把铺子开下去呢?如果让她的铺子关门,到时候谁还记得她的事? 想到这,苏婉清不由得勾起了唇角,“双琴,你去帮我办件事。” 非凡印象今日来了一群‘百姓’,就站在门口对着里面指指点点。 “卖这么贵,都不肯捐银子,当真是为富不仁。” “国难当头,却不肯出力,简直不配做大乾的子民。” “百姓们,我们不能让这样的不良商家赚钱,以后我们谁都不去他店里修房子!” 很快,这些人就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百姓,有人听到这话,不由得看了说话的人一眼。 就以非凡印象的收费,他们也用不起。 不过这并不妨碍百姓们对非凡印象的指指点点,带头的那一拨人听到百姓们谴责的话,对视一眼,看来事情很顺利。 也不知道百姓里面谁喊了一句:“像这样的店就该砸了它!” “对,砸了它!” 很快就有人拿出了好几筐的烂菜叶,直接向店里砸去。 带头之人非常解气,可是他们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何他们闹了这么久,里面都没有人出来阻挡呢? 不过他们太得意了,所以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沈希言和陈安都没出面,不过得到消息的季白很快就骑马赶了过来。 季白看到外面闹事的人,脸色顿时一沉,他已经认出了其中有几个正是苏家的下人。 季白怒声说道:“光天化日之下,聚众闹事,你们还有没有王法?” 苏家的下人一看到季白,心头顿时一颤,不过并没有在意,毕竟就算季白来了,也不能把他们抓回去不是? “都赶紧撤了。”季白的目光对准了带头之人,眼神锐利。 带头的瑟缩了一下,季白的话他当然不敢不听,刚想要离开,秦风却从里面走了出来。 “且慢!”秦风立在店外,黑衣墨发,神色冷峻,一身清冷之气:“砸了我的店,就想这么走了,这是欺我满记无人吗?!” 季白看到秦风出来,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对满记的几个人都有所了解,秦风此人武功高强,但却没什么智谋。今天出来的要是陈安或者沈希言,这事就没那么容易了解了。 “带头的人我会带走,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今日店里的损失,我也会让他们赔偿。”季白毫不犹豫地说道。 秦风挑了挑眉头:“倒是不知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竟能让世子爷亲自出马?” 季白心头咯噔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秦风也没那么好糊弄。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沈希言和陈安没有出现呢? 季白皱了皱眉头,这话不好回答。 “世子爷,这等无良商人,不值得你出头。”领头之人忍不住说道。 季白眉头一沉,刚要开口,秦风却抓住了这句话的漏洞,立刻说道:“什么叫无良商人?我们非凡印象开店到现在,一直奉公守法,从未做过任何伤天害理之事。” “我们赚的银子,也都是劳动所得,怎么就成了为富不仁?” 秦风一字一句的反问,季白几次想把人带走没能成功。 就在场面即将要变得混乱之时,沈希言和陈安两人终于回来了。 看到沈希言和陈安,季白心里顿时有一种尘埃落定之感。不管是狂风还是暴雨,沈希言终于出现了。 季白心情很沉重,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沈希言肯定是别有用意,否则以沈希言的手段,根本不会吃这么大的亏。 可是他真的不知道沈希言想要做什么,这让他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不过他有一种预感,今日之事,怕是没那么容易了解了。 季白正胡思乱想,就对上了沈希言清亮的目光。她的眼神澄澈明亮,带着一股了然之色,却让他浑身都不自在了起来。 她好像是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似乎是在笃定,他一定会出现一样。 沈希言很快就转开了眼神,她走到了众人面前。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边关溃败,就连在上京的百姓也都人心惶惶。我们担心大乾的未来,也更担心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这些年来,大乾国泰民安,百姓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都是因为皇上英明。” “可是现在,国家出事了,国难当头,朝廷庇护不了我们了。朝廷这些年来,减赋税,又多次赈灾,朝廷是真的没银子了,所以才出了这捐款的法子。皇上尽力了,朝廷也尽力了,我身为大乾的子民,自然也要为大乾尽一分绵薄之力。”沈希言说着,从怀中掏出一物。 “我等虽是一介商贾,却也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我愿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只为守护这个一直庇护我们的国家。”沈希言言辞恳切地说道:“我前几日已捐出两万两白银,这是衙门写给我的收条。” “我身为大乾子民,为大乾贡献出一点力量,本是分内之事,我本不欲大肆宣扬。只是今日外人却对我有诸多误解,只好公之于众。”沈希言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收条举过头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