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薛南曰:“殿下莫自责,此事与殿下何干,若论罪过,薛南其首。王妃,两个孩儿,不知性命如何?” 二人言之无果,韩渝驾车而至,前来行礼,曰:“参见殿下,薛王爷,我家老爷有请,往韩府议事。” 遂载车至韩府,韩子琪迎入内厅,还礼就坐。 韩子其观二人,面有苦色,双眉之见,愁云缠绕。 笑曰:“老朽可解殿下,王爷心结也。” 宣王喜曰:“老丞相何言教之。” 韩子琪曰:“王爷、殿下所忧,王妃、薛红叶、上官问月此三者,皆无性命之危矣。” 薛南曰:“老丞相可知去处乎?” 韩子琪曰:“吾夜观星宿,深研童谣之意,已解矣。其中可知去处。” 宣王曰:“老丞相速明之。” 韩子琪曰:“首句,龙凤鸣鸣者指一地,龙凤山是也,传言有龙吟、凤鸣之声。 彩衣飘飘,彩衣,王妃之幼名,殿下所知。 依次观之,此乃指王妃当日,街遇天风卷去。必是飘落龙凤山也。 二句,瓣儿者,花瓣之物,楚楚指女子美也。 闻王爷幼女,面有胎记,形似树叶,老朽观之,非叶而瓣也。 次语所寓,王爷幼女,日后必扬名天下也。 南气者,日中之气,谓人君之象,曰正阳,男子名也。 此乃指,怡天下之人,有旷世之才,安天下者此人也。 三句,明月者,女子为名,上官问月是也。倩倩,女子之态,以老朽之见,上官问月显贵也。 龙虎,乃天下将士,争争,交战也。 此句言,他日天下英雄并起,决生死耳。 四句,野炎炎者,南唐王素来骄狂,纯纯欲动,恐反也。 黑水滔滔,东辽入侵矣。 五句,日色暮暮者,突厥之势不明,亦有反意也。 尘土浑浑,国中奸臣行事,长安有变也。 六句,白骨森森者,死者无数,尸骨积山,忠魂埋沙也。 山河依依,天下复为太平,国家兴旺也。” 薛南曰:“然不得,上官贤弟,一点骨血,吾心何安之。” 韩子琪笑曰:“近在尺尺耳。” 韩渝抱上官问月而出,上官问月,今已七岁矣。 韩子琪谓薛红叶曰:“月儿速拜,宣王殿下,薛伯伯。” 上官问月,拜曰:“月儿参见,太子殿下,薛伯伯。” 薛南心碎落泪,抱起上官问月,曰:“天不亡上官氏也。” 正是: 柳暗花明喜迎春,月挂树梢移倩影。 指点迷津云雾散,朗日星空夜阑珊。 韩子琪言,李德夜至,托付之事。薛南拜谢韩渝,韩渝不受而退。 薛南复谢韩子琪。曰:“老丞相救月儿于水火,养育之。此乃有大恩,于薛南也,老丞相有何,效力之处,尽可言之。吾虽年老,亦可手举,五百斤矣。” 韩子琪笑曰:“老朽岂敢受,王爷乃社稷之栋梁,数代功勋也。 老朽所做甚微耳,王爷勿谢也。老朽已月儿为义女也,吾意使月而,长居韩府,随我学文识字,他日自有,月儿一席之地也。 不知王爷之意何如?” 薛南复拜曰:“如此甚好,薛南一介武夫,有何作为。老丞相亲传衣钵,此乃月儿之福也,薛南岂敢有违,我代上官兄弟谢之。” 遂薛南知二女无忧,心安之。 宣王曰:“今王爷辞官,国无大将,今后何人可托,兵甲之钥矣?” 韩子琪曰:“他日有变,将者自出也,殿下无虑,保身为上。” 宣王曰:“愚子受教。” 薛南复曰:“王妃,有护我孤女之恩,我岂能忘也,今知去处,我当往迎归。” 宣王曰:“家事,私也,李诵何敢,劳王爷远行之。” 薛南曰:“我已罢官,一身由哉,游哉。非我,无他人也。” 宣王谢之。 韩子琪退茶,还酒席。宣王,薛南、宣王多日愁苦,今日释怀,三人吃酒,至晚方散。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