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氏回思,正阳临别所言,不可出宫门,乃防今日之祸也。 王氏思正阳用情之深,泪流如珍珠落地,复归内室。 诗曰: 猛虎出山震狂野,骁将驰勇惊三军。 徒步行走快如飞,巧捷万端风雷动。 未雨绸缪得先机,以防万一保无事。 流星赶月春雨来,桃花流水江湖梦。 李纯领兵而至,见常德山横死宫门,心安之,使人报王氏,王氏传之。 李纯入宫,泣拜王氏,上奏唐王之死,郜国之反,上官问月之,出城逃亡。 王氏闻上官问月流亡,不知何处,落泪曰:“若非月儿,入狱传书,王氏早已灯下之魂,随青烟飘散。今月儿不知身何处,吾身为国母,不能保孤女周全,乃王氏之罪也。” 李纯曰:“母后莫忧之,公主智计过人,定化险为夷,不久归矣。” 遂王氏下诏书,聚文武百官,发丧。 后李纯面南背北,即大位,皇号为唐先宗,王氏为太后,张氏为皇后,大赦天下,以安社稷。 却说南唐,唐营多日叫阵,金陵城挂免战牌,闭门不战,正阳诸将商议,破城之策而不得,突有门兵来报,曰:“不知为何,金陵城打开北门,却不见一人出城。” 正阳疑之,率诸将众将,骑马提枪,至金陵城外一箭之地,止马观望,见金陵城北门大开,城门,城墙不见一人看守,亦无人进出,如同空城,正阳遣探马入城观其虚实,去者不出矣。正阳众将细观一阵,拨马归营商议。 正阳曰:“四弟视之如何,燕南梦开城门,不见守兵,亦不出战,何意也?” 徐美祖曰:“小弟愚见,金陵内涵玄机,恐有暗阵,不可轻入,细观几日在议之。” 正阳无别计,只好如此。是夜徐美祖缓慢走上竹台,向南观望,金陵城上空,黑雾覆盖,不闻声息,犹如死城。 复视宇宙众星,紫薇星暗淡,徐美祖静思,掐指推算,面有忧色,走下竹台。 正遇程虎领兵,夜探军营,程虎躬身行礼,曰:“四哥上点将台,观察金陵城乎?” 徐美祖点头曰:“五弟随我来。” 徐美祖向前走去,程虎命士卒继续巡视,自随徐美祖入帐,徐美祖来案前,提笔速写一封书信。 递给程虎,曰:“五弟拿此信速往塞外,请嫂嫂来解金陵之危,我重任托付于汝,中途不可误事、否则二哥有性命之忧,速去不可迟也。” 程虎惊曰:“四哥日夜谋虑,破金陵之法,必是神志一时糊涂也,嫂嫂一妇道人家,焉能破金陵城?天下何人,能伤二哥也。” 徐美祖曰:“五弟速去便是,时不可延之,若二哥有失,吾二人悔之晚矣,速去日后自晓。” 程虎随心疑,然素知徐美祖言无不重,书信藏入内怀,转身快步出营,上马出营,东北方向奔去。 天涯路远暮沉沉,青烟绿树云渺渺。 官道暮尘夕阳残,风月娇媚留芳踪。 且说正阳多出探马入金陵城,有去无回。 又过三日,正阳、徐美祖二人,走上竹台观金陵城。开门依旧,不见官兵,旗帜。 二人复归帅帐,正阳问曰:“何故不见五弟?” 徐美祖曰:“小弟用于国事,昨夜私令,去一处也,几日后回营,望二哥莫怪罪。” 正阳曰:“四弟用人自有道理,无过也。今燕南梦开城数日,未见其任何动静,若旷日持久,我军粮草短缺也。我欲亲自,入金陵城,探其内情。” 徐美祖曰:“燕南梦开门不战,必有诡计,引元帅如城而诛之。城中水火难测,元帅不可轻入。” 正阳曰:“南征多日矣,长安亦无书信,拖延时日,久者我军心大乱,无益也。金陵城总有刀山火海,我非闯不可。” 徐美祖曰:“嫂嫂武艺高强,二哥待嫂嫂至,破金陵如何?” 正阳曰:“四弟何知红儿会武?” 徐美祖笑曰:“愚弟略有耳闻。” 正阳笑曰:“四弟果真,推知远近乎?古人传言,魏主帅司马懿可知三百年。蜀相,孔明掐算来去六百年。贤弟先祖,徐茂公推算预知九百年。不知四弟知多少岁也?” 徐美祖躬身行礼,曰:“愚弟不敢,古人有细观事态趋势,预知因果者有。掐算未来,乃世人夸大其词,不可信也,愚弟一节村童,何敢同古人平论,二哥折煞我也。” 正阳复传令举将商议,欲单骑入金陵城。 徐美祖阻之,曰:“元帅在缓三日,容愚弟思良策,何如?” 正阳许之。 不知正阳是否入金陵城,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