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针对太子-《寒门皇妃千千岁》


    第(2/3)页

    只是朝野上下对和亲是否顺利,何时回京都不甚在意,因为在同一时刻朝堂接到了来自西部官员的奏本,上奏之事足以令文武百官震惊,已无心去管无足轻重的和亲队伍。

    奏本并不冗长,可寥寥百字已足够惊了人心,罗氏家族一朝之间竟然被灭了族。

    据西部官员奏本上所述似是遭到了不明势力的夜袭,短短几个时辰就被杀了个干净,从现场来看,竟然还有着了邻国士兵服饰的尸体,罗氏家族除却族人的尸身以外,卫兵的死亡数量也多的令人乍舌,远远超过规制。

    而被屠原因正在调查。

    对于罗氏家族暗自屯兵的事情,朝廷中有许多人都知道,所以卫兵的死亡数量众多并不奇怪,可是怎么会有邻国的兵士?难道是邻国犯了边境,与罗氏厮杀所致?

    可边境防御坚固,外域的士兵怎么可能这么轻而易举的进来?说不准是罗氏通敌,那些邻国的士兵是来帮忙的。

    一时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皇上也大为震动,派了重臣前往西部协助调查,名义上是重视此事,可惠亲王却看的明白,皇上不过是派人前去接管西部而已。

    他虽揣测罗氏一门离奇覆灭是皇上一手促就,可又觉得不太可能,皇上几时有这种魄力了?跟他一直面对和熟悉的那个皇上简直是两个人的作风。

    可事情已经发生在眼前,不由他不相信,此时,他无心兔死狐悲,他更关心的是他自己。

    若这事儿真是皇上所设计,那下一个保不准就是自己。这个时候,他哪还有心思去替罗氏惋惜。

    何况,除了罗氏这个大患对他也是有利的,不然以后太子登基以后,罗氏还是个大患,而且有罗氏家族在,皇后在宫中地位稳固,或许还会对太子登基的事情从中作梗。

    如今,除了罗氏一门,皇后的下场可想而知,那太子更安然无虞,威胁更少,他这个国丈做的才省心。

    可是令惠亲王想不到的是,皇后的动作那么快。

    得知族门的惨案,皇后脊背发冷,思前思后,总觉得跟皇家撇不开关系。

    虽然她不知道事情经过到底是如何,可除了皇上,她想不出还有谁能一夕之间将西部的霸王屠净?

    心惊恐慌之余她也深刻的意识到,若此时不出手,就是坐以待毙,她的死期一定很快,若出手,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因为就算是皇上想要罗氏死绝,这节骨眼儿上也不会这么明显的赶尽杀绝,否则就等于承认罗氏一门的惨案是皇家所为,所以她还有一些时间,只是要及时的抓住。

    皇上为了掩盖,也要做表面功夫,或许还能给她想要的,哪怕是一段时间,她也要得到然后好好利用。

    她想要的,从始至终都是太子之位。

    于是,不过三日,太子便被朝中一臣子参了一本,揭发其勾连红商国奸细,合谋不轨之事,意图谋取丘池皇位。

    谋取皇位?皇位对于太子来说唾手可得,何必舍近求远,勾连别国的奸细去谋取?这个罪名虽然听起来不可信,可当今皇上还未老迈,太子等不及也不无可能。

    毕竟古往今来,太子弑父夺位的也不是没有。

    最主要的是只要揭发了,皇上便会查,只要查了,就进了皇后下的套子里,即便勾连奸细是子虚乌有,可皇上一旦得知太子非皇家血脉,就绝不会再留他。

    皇后自然不会亲自揭发,揭发此事的是朝中臣子,那臣子是罗氏在京的党羽。皇后只管推波助澜。

    此举等于将太子堵进了死胡同,更打了柔贵妃与惠亲王一个措手不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