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节(下) 邹城孟沛-《三教九流》
            
            
            
                
    第(1/3)页
    李易睡得晚,醒来得也晚,第二日早晨,李易仍在与周公相会的时候,突觉得脸上痒痒,下意识的伸手去挠,只听得苏媚“嘻嘻”的笑声传来。
    “小道士,起床啦!”苏媚扯着一根头发在李易脸上拂来拂去,让李易不得安生,兴致勃勃的说:“小道士,你不是常与我说起石鼓书院么?我们今日去游玩一番可好?”
    听得苏媚话语,李易忽想起昨天晚上听那群夜行人说的“石鼓书院将出秘籍”事,心道自己护送苏媚前往东海青丘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被人误解为寻宝人,若起争端反而不美。
    李易遂道:“苏媚,我等何不上祝融峰去,将南天之景尽收眼底?”
    苏媚自无不可,两人于是洗漱完毕,出得房间来先吃早点。
    客栈里的人员并不多,除了掌柜外,只有一位临窗而立的书生,另外在客栈的角落里蹲坐着一位卖艺的老人。
    李易苏媚两人坐下后,点了南岳衡山的“三绝”,慢慢的品尝着。
    所谓“三绝”,是指采摘自南岳衡山上的观音笋、鹅肝菌、云雾茶三种土特产。观音笋馨香甜美,清凉生津;鹅肝菌质松肉肥,鲜嫩可口;云雾茶齿有余香,沁人心脾。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
    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素志……”
    李易苏媚两人正大快朵颐间,只见那位临窗而立的书生突然长袖一挥,望着窗外高耸入云的南岳衡山,摇头晃脑大声的吟诵起诗来。
    书生吟诵的是李代诗圣杜甫的《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
    呈陆宰》,昔年杜甫为躲避战乱来到衡州,应陆宰邀请,观看新修的孔庙,做了这首诗,杜甫在诗中感叹安史之乱后,读书人地位极为低下,鼓励大家绝不能抛弃经世之学。
    书生的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人似能体会诗人杜甫当时的愤懑与求上之心。
    苏媚望着书生的背影打趣道:“小道士,你看人家读得多有感情,哪像你在云梦石上那般的干干瘪瘪,让人听得直想睡觉。”
    李易呵呵一笑,不以为意,心道我若是像书生一般的摇头晃脑,每天早晚合计几个时辰下来,怕是要整出脑震荡来。
    “在下一时情不自禁,发些牢骚,有辱两位雅兴,实在罪过!”那书生听见李易苏媚两人在谈论自己,转过头来向着两人行礼道:“在下邹城孟沛,游历至南岳衡山,尚未请教两位尊姓大名?”
    李易见孟沛生得浓眉大眼,一生正气,举止不卑不亢,温文有礼,顿时心生好感,暗道孟沛亦是游历,与自己倒算得上是同道中人,于是还礼道:“小道云山派李易,这位是小道的师妹,姓苏。”
    李易苏媚有约定,私下里随便称呼无妨,人前以师兄妹相认。
    李易又道:“公子自邹城而来,又贵姓孟,不知与那儒教亚圣孟子有何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