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德国在清国又干什么了?”迪斯雷利首相向塞西尔问道。 “大人,还是德国在清国的贸易与投资问题。”塞西尔颇为无奈的说道。 “这个事情不是之前汇报了吗?不是让托马斯-弗朗西斯-韦德(威妥玛爵士)去通知清国政府,要求清国人按照清英条约的规定,给予德国人的优惠条件,同样也要提供给我们吗?”迪斯雷利首相脸色有些不愉快,“罗伯特,难道清国不肯答应?” “大人,休-弗拉瑟(傅磊斯)从北京传回的消息,清国人愿意按照最惠国待遇,将德国人的条件提供给帝国,但是在清国的帝国商人们,却不愿意这个条件。弗拉瑟传来的消息,怡和、太古等几家贸易公司已经放出话了,要在下议院提请议案,抗议德国人的不公平竞争。我估计近期在议会,会就德国人在清国的所作所为有一番激烈的争吵。” “同等条件商人们还不愿意接受,还要闹到下议院,这是为什么?”迪斯雷利首相的头又开始疼了。 “大人,是因为德国人向清国提出的合作条件,让帝国的商人感到不满。”塞西尔又将一份报告,递给了迪斯雷利首相,“这是弗拉瑟提交的帝国在清贸易公司的抗议汇总,抗议的第一点,就是德国人与清国人新成立的合资公司。” “在与清国一起开办公司的问题上,帝国商人们意见很明确,全部不同意成立合资公司,他们认为清国人毫无工业化的生产与经营理念,完全不懂这个时代工厂的生产运营模式,与腐朽愚昧的清国人合作比跟蠢货合作还愚蠢,更何况德国人同意公司交给清国人经营。” “商人们认为,交给清国人管理企业还不如交给一只训练后的猴子可靠,而德国人与清国签订的条约里特别说明交给清国人管理这点,这完全是对西方文明世界商人们的侮辱,德国人用这套任何一个文明人都不能忍受的做法,卑劣的抢走帝国在清国的利益。” “还有,在这样的合资公司中,清国人通过提供市场、土地、资金和销售,德国人同意清国人占合资公司股权的51%,所有权归清国人,这点更是让帝国的商人们普遍无法接受。” “商人们觉得清国的市场是帝国用炮舰打开的,土地是帝国士兵用鲜血换来的,帝国给清国这个愚昧的地方带去了文明世界的商品和思想,清国就应该卑微的趴在帝国脚下接受这一切,而不应该妄想什么平等交往,妄图获得一个公司的所有权。” “还有,帝国商人们凭借与清国政府多年打交道的经历,认为清国政府是极其不可信的,如果不能独占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那么帝国商人们的利益很可能被清国政府侵吞。” “另外,德国人同意转让技术给清国,如果清国学会了西方的技术,这就意味着在东亚出现一个帝国商品的竞争对手,这点也让只肯出售产品,不肯出售技术的帝国商人们很不满意。” “凭借这些帝国商人们不肯接受的条件,德国人除了拿到85万英镑的德国军火采购意向,还得到清国政府的允诺,在唐山一同开发开平煤矿以及建设水泥厂,在湖北一同开发大冶铁矿并建立钢厂。甚至有秘密渠道的消息表明,重新修筑清国的铁路的提议也被摆上了清国政府的桌面。” “湖北,这不是帝国计划的扬子江势力范围吗?德国人居然把手伸过来了?!”迪斯雷利面色铁青的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