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五-《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2/3)页

    虽然无烟发射药提前出现了,但是却卡在工业化生产上,尤其是卡在工业硝酸的大规模的制造上,目前工业硝酸的主要来源还是来自于南美的硝石矿,在没有获得稳定的硝石来源和工业合成氨技术之前,乔伊决定还是小批量秘密生产。

    出于保护十九世纪陆军的“高科技”产品,无烟发射药秘密的需要,乔伊同时推出了迷惑人的黑火药发射药。为了在使用黑火药发射药的情况下,能推动全威力弹头获得更高初速和更远的射程,只能是加大凸缘式瓶形弹壳的装药量,因此子弹的长度选择与英国人相同的56mm,而不是德国人通常的51mm。

    在子弹底火选择上,乔伊选择了生产简单但无法复装的波尔丹底火,而没有选择生产复杂但可以复装的博克塞底火。

    与历史上李-恩菲尔德从钝圆头弹进化到尖头弹不同,做为穿越者乔伊才不会犯李-恩菲尔德曾经的错误,直接让HK公司生产了,与历史上李-恩菲尔德相同的MKVII全被甲尖头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马格德堡生产的尖头弹还是与MKVII尖头弹有所区别,历史上大名鼎鼎的MKVII弹头壳里是铅铝复合弹芯,前面是铝制弹尖后面是铅制弹柱。但是在1879年的,铝还是一种昂贵的金属,所以马格德堡的工程师们明确的告诉乔伊,如果使用铝做弹尖,那么子弹的价格堪比黄金。

    但是这难不住乔伊,一种更歹毒的子弹,用木浆纸代替铝制弹尖的子弹,出现在马格德堡的子弹生产线上。被这种会在人体内翻滚的子弹射中之后,抢救者除了要面临复杂的打出血和脏器伤害以外,还必须要对伤者的伤口进行多次的消毒和清洗,否则伤口极其容易受到木浆纸的感染。

    在没有抗生素的战场上,如此严重的枪伤感染,就意味着伤者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地狱。

    除了乔伊绞尽脑汁拷贝李-恩菲尔德步枪历史上的成功之处,在靶场上展示的HK81A1以外,还有一门古怪的火炮同时出现在靶场上,这是一门由格鲁森武器公司的马克西米安-舒曼先生设计的古怪火炮。

    这门火炮有一个古怪的名字:格鲁森-舒曼装甲移动炮台,装备了一门53mm,25倍径,射速高达每分钟30发的速射火炮,配套的的炮弹分别为使用黑火药的榴弹与榴霰弹(子母弹),炮弹的发射药同样分为黑火药发射药与双基发射药。

    说它古怪的原因,除了它有一门,依靠弹簧做制退器的狂暴小火炮以外。关键是这门一个人操作的小火炮,是装在一个10mm厚的,由哈维装甲保护的全密闭炮台内。同时为了保证这么火炮的灵活机动,这个全装甲密闭的炮台同时加装两个车轮,可以用马匹拖曳着转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之前的欧洲陆军的火炮,与海军的火炮一样,都是属于短距离直瞄式的火炮,而非是进入二十世纪后,可以进行远距离跨越式射击的曲射火炮。在1879年的炮兵还与步兵一样,都是顶到战线的最前端,用刺刀见红式绝大的勇气与敌人的步兵与炮兵对轰。

    现在不但是步兵排队枪毙的时代,其实也是炮兵排队炮决的时代。

    不过与海军有一点不同,陆军炮兵使用的炮弹还是榴弹和榴霰弹,主要依靠碎片杀人,而非海军的依靠穿甲弹。基于这点不同,当乔伊在马格德堡武器公司看到大名鼎鼎的马克西米安-舒曼的时候,乔伊让这位德意志帝国时期最著名的要塞炮设计师,拿出了成名作:装甲炮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