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必须承认这些政治人物的投机行为,立刻受到了德国产业工人阶层的拥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数位政治人物凭借这轮政治投机,获得了帝国联邦议会的坐席。 腓特烈皇储也借着《明镜》的这番舆论宣传,顺势发表了经济部的声明,宣布所有的来自于德国政府的订单,都将优先考察德国工厂的社会福利,只有那些社会福利达标的工厂,被录入政府采购目录的企业,才能获得巨额的政府订单,而且政府还要每个季度去这些企业做社会责任审核。 在巨额的政府订单和巨额利润面前,企业家的整改动力是惊人的,德国钢铁业巨头、化学业巨头、制造业巨头、电气业巨头们,纷纷发表声明,列出改进的时间表,以响应腓特烈皇储和德国政府的号召。 《明镜》的这种注重调查,以严肃的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敢于直击社会弊端的报纸风格,在德国国内迅速的引起巨大的反响,在这种反响中,腓特烈皇储亲自拜访了《明镜》在柏林的总编辑部,直接称赞《明镜》为“德意志的自由民主的堡垒”。 庸俗的《图片报》,切入点依然的是那么庸俗,甚至连一番简单的清国风土人情都不介绍,而是很直接的在报纸上用图片的形式,把德清两国之间可能的存在贸易领域,直接列了出来,里里外外充满了铜臭味。 按照《图片报》所做的人口统计,清国人口将近4亿,如果这4亿人需求德国的工业产品,也就意味德国4600万人口,每人德国人要服务八个清国人.....目前已知的德清之间的贸易订单就将近8000万马克,而未公布的订单据说要上亿.... 《图片报》的编辑们在报纸上不无夸张的说道,来自他们可靠的小道消息,德清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两国间的长期贸易协定。 《图片报》不无得意的认为,从1879年夏天开始,德国国内很可能出现用工荒,德国的失业率将创记录的低于1%!工业产值也将是德意志帝国建立以来,最高的一年。 当然,在最后的社论中,《图片报》将这一切归功于威廉一世的英明领导,腓特烈皇储的天才般的智慧,以及“和平宰相”俾斯麦大人努力工作,言辞之肉麻,那怕脸皮厚如乔伊的人,也觉得难以承受。 德国国内,在左中右,高雅与庸俗的媒体轰炸下,到是全国上下统一了认识,只要是对德意志人有益的事,赔礼道歉就赔礼道歉! 但是其他欧洲列强却不这么认为,一场关乎于西方文明在落后的东方文明前,如何确定自己地位的舆论与外交战斗,即将打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