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更可恶的是,在伊丽莎白女皇的暗中调解下,圣公会的调门略有降低,但事隔没二天,圣公会的调门又高了上去,比之前喷迪斯雷利首相还要高八度。 经过保守党的事后了解,这才知道清国政府同意放开德国新教在清国传教活动,德国人在上报给清国政府的名单中,慷慨的将改革宗和圣公会,一起列在里面,也就是说新教最主要的三大派系可以在清国任性的传教了,圣公会大大的沾了德国人的光。 一直以来都标榜自己是世俗政府的迪斯雷利,对于圣公会的传教活动不冷不热,让坎特伯雷大主教阿奇博尔德-坎贝尔-泰特极有怨言。这次德国人的做法很让圣公会上下感激,对比之下,自然生出给犹太人一点颜色看看的念头。 大选重压,宗教重压,舆论重压和自身糟糕的健康状态,让迪斯雷利首相疏忽了在清英商的诉求。 商机从来不等人,错过就是错过了,在清英商看着大把的机会,从天而降的砸向德商,不由得心生怒火。 用怡和商行负责人的话说,“英国的绅士们坐在南京两江总督衙门前的门房里,为了一项莫名其妙的要求苦苦申请的时候,该死的德国商人,却在清国热情的官员引领下,随意的进出两江总督府。似乎每一个清国的官员,都在求着德国人的贸易和投资,我在清国这么年,从未见过如此荒唐的事!” 人是最善于为自己找借口的,遇事总是先找别人的不是,这是天性。实际上,按照普惠原则,德商能做的生意,英商同样能做。但是从二次英清战争之后,享福惯了的英商对于任何一点特权的丧失都极不适应。 看着德国皇室与政府为了德商在清国奔波,自然第一时间就把过错,归咎于英国政府不为在清英商努力争取利益上,尤其是将怒火撒到保守党政府身上,怒斥保守党政府不为英国企业出力尽责,要求政府也学习德国人的办法,为了英商利益,最好跟清国道歉。 保守党上下看到这个要求,简直哭笑不得。要是道歉,不用猜,一定有人骂,保守党在逐利的犹太人带领下,无节操不顾大英帝国的荣耀。而且道歉了,就变相承认了自由党对保守党的抨击是正确的,这可是保守党一辈子抹不去的黑点。 所以,保守党只能咬牙硬撑着不松口。 “看看德国的贵族们,为了平民商人的利益,可以曲膝道歉,而我们的贵族老爷却无动于衷!”这个论调成了压垮保守党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病床上迪斯雷利首相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之后,最终决定,还是以大英帝国的国家利益为重,将塞西尔外相从炽热的选战战场上抽调出来,尽快的出使柏林,为了大英帝国在清国的利益,为保守党政府站好最后一班岗。 七月中,驶往柏林的火车上,塞西尔外相的心却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暖意,临行前,病床上迪斯雷利首相紧握着自己的手,坦率的说到,他将在7月底向仙女皇陛下递交政府辞呈,无论如何,塞西尔的柏林之行必须说服德国人,接受清国扬子江流域是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事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