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当北京遇上柏林 二十二-《阳光下的德意志》


    第(2/3)页

    出师未捷先吃死的窘境,让丰臣秀吉大怒,日本历史上第一条禁止吃河豚的禁令出台了。

    禁令不可谓不严,凡胆敢吃河豚者,罚没家产,入狱!

    到了明治时期,明治政府实在受不了长洲藩,这些每年都大量死在河豚手里的愚蠢家伙,尤其他们还带着日本其他地区的蠢笨家伙,一起拼死吃河豚,于是明治政府破天荒在报纸上刊发声明,日本不准吃河豚!

    并且继续重申,吃河豚者,罚没家产,拘役,搞不好一辈子都要在苦窑里服苦役!

    长洲藩,尤其是山口县下关市人对此的反应是,魂淡!身为长洲藩的老子,吃什么要你管!

    所以,下关的河豚刺身生意照样火爆,日本人依旧拼死吃河豚,每年依然有大量的日本诗人写脍炙人口的俳句,来赞美河豚。

    当然,历史上,最后解除禁食河豚禁令的人,正是喜爱拼死河豚的伊藤博文。

    同样做为资深的东亚通,巴兰德公使喜爱各色亚洲美食,而巴夏礼公使还是更加偏爱英伦的口味。

    看着巴兰德公使不停的用筷子夹上一片又一片刺身,蘸着橘醋、和着萝卜泥与小葱一同放入口中,大力的咀嚼,巴夏礼公使只是象征性的动了动筷子。

    生食,从来都不属于文明人的范畴,巴夏礼暗自撇了撇嘴。

    还好,餐桌还是有三样食物,很符合巴夏礼公使的胃口,一样是酒,河豚酒,将烤焦的河豚鱼鳍放入酒杯中,倒入高度数的清酒,在饮用前再点燃酒杯内清酒,待火焰熄灭后饮用。

    蓝色的酒精火焰,将河豚鱼鳍的鲜美味道慢慢的融化在酒中,混合着清酒本身独有的香气,小酌一口,河豚鱼焦香和酒精对舌尖味蕾的刺激,就像是五彩缤纷的味道在口腔里炸裂开来。

    好喝,比巴夏礼之前喝过的任何高度数白酒,都刺激,都够味!

    第二样,是切得四四方方,小小的一块河豚肝,看上去很像法国饮食中著名的美味鹅肝。

    夹起河豚肝放入口中,牙齿刚刚接触到它,一股特别的油脂香味就迅速地充盈了巴夏礼的口腔,如顶级鹅肝般丰腴,却更加入口即化,最后唯有唇齿留香。

    如此美妙的东西,怎么能不再来一块,当巴夏礼公使难得要求再来一份的时候,春帆楼的老板却一脸的踌躇,最后还是巴兰德用一个饕餮的口吻解释道,河豚肝虽然美味,却有剧毒,吃一块也就罢了,倘若多食,很有可能,巴夏礼今天就要去见日本的先行者了。

    巴夏礼这才悻悻然,不再要求。

    第三样食物,它的外观在巴夏礼眼里,就像是一块清国独有的豆腐,但却有一个好听的日本名字,白子。

    无论是岩烧,还是烤制,外焦里嫩白子蘸着香甜的橘醋,绵密的口感中带着滑嫩和肥美,让巴夏礼公使不由的大声叫好。

    连吃了不少块,最后心满意足的巴夏礼,悄声的向同样也吃了不少玉子的巴兰德公使问道,玉子到底是什么做的,如此的好吃。

    巴兰德公使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一本正经的告诉巴夏礼,精巢,雄性河豚鱼的精巢而已。

    巴夏礼的突然感到嘴巴中泛起一股异味,胃部如翻江倒海一般.....

    突感身体不适的巴夏礼,生生让下午准备开始的会议,推迟了两个小时。

    早两个小时,晚两个小时,又何妨?在山县有朋的眼里,不过是大清多苟延残喘两个小时而已。

    下午会议的地点,依旧在春帆楼中,精心布置的会场内陈设金色屏风,四周放置各种盆景,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高雅。

    会议伊始,在一通没营养的寒暄与感谢日本政府午餐的热情招待后,关于清日在琉球问题上的冲突调查,也就正式开始了。

    做为日本一方,自然是从历史、地理与现状上,为日本在琉球废藩置县做了一场明显偏向自己的辩解。

    领土争端这种事,在巴兰德和巴夏礼眼里,争端双方从来都是各说各的理,那怕没理也能找出没理的理由,在光鲜的理由之下,实际上,不过是比谁的拳头大,或者谁先占了,谁就有理。

    至于什么弱小国家,经过世界公理裁定,终于拿回领土或者成立国家的段子,那也是因为负责调解国家拳头比争端国家的拳头大,至少在十九世纪的世界丛林法则中,就是如此。

    远比大清熟悉西方游戏规则的日本非常清楚,在没有外来强国强力干涉的情况,日本强占了琉球,那么琉球就是日本的。

    巴夏礼看着身旁的巴兰德,与面前日本人饶有兴致有问有答的画面,就觉得一阵的反胃,这个该死的德国佬,早就知道自己不喜爱吃奇奇怪怪的东方食物,居然在自己吃之前,也不解释下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那怕中午自己在房间里吐了几次,下午仍然无法挥去心中的烦躁。

    看着巴兰德,巴夏礼心中是烦躁,而看着这几个日本人,做为日本政坛著名人物板垣退助的背后支持者和金主,巴夏礼更觉得无比的厌恶。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就像一个喜欢尝试各种冒险活动的年轻人,整个社会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潮。

    既有宣扬共和,也有宣扬君主制,既有赞成自由民主,也有拥护独裁集权,按照吉田松阴和福泽谕吉的想法,西方所有的思想都应该在日本尝试一遍,这样才能最终找到,最适合日本土壤的体制。

    正是在这种想法的鼓励下,板垣退助做为明治维新的元勋之一,成为日本自由派和民权运动的领袖,因为宣扬自由民主思想与君主立宪制,一直以来与萨摩藩和长洲藩的这些家伙们势同水火。

    伊藤博文和西乡从道等人,虽说是日本政坛的亲英派,但是在英国人眼里,他们远不如板垣退助来的可爱和知心,尤其是这个伊藤博文,巴夏礼更是苦大仇深。

    当年英国驻日大使馆灰溜溜的从江户搬到横滨,就是因为伊藤博文这家伙放的一把大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