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大风波-《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这也是丁显能够有勇气向方孝孺发起挑战的原因。
    方孝孺手下太松散了。
    只要有足够的强大,天下文官不会反对丁显出任首辅的。这也是丁显向朱元璋学习的地方。大部分官僚其实都是软骨头,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抗上。
    他们看起来很厉害,人多势众,但是面对利剑。却没有抗争的勇气。
    要想快速的收拾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下刀子。
    没有足够快的刀子,没有足够多的人流血。丁显不会那么容易坐稳首辅宝座的。更重要的是,丁显的时间也不多。他必须在足够快的时间之内,整理好朝廷内外,让朱允炆看到效果。
    新政的效果。财政上向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件事情,也必须越快越好。不可能磨磨唧唧的。
    方
    孝孺见丁显不接话,自然是知道丁显的意思,他又能怎么办?只是在阳光下,他的影子变得越来越长。
    -------
    「什么方孝孺下狱论死?」姚广孝说道。
    李景隆看着姚广孝的样子,哈哈大笑,说道:「我没有想到,今日能看见姚先生露出这样的表情。」
    姚广孝平日里,从来是波澜不惊的。好像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不足够让姚广孝吃惊一样。李景隆私下里称呼这个表情,为神棍脸。而今终于让姚广孝破防了。
    姚广孝叹息一声,说道:「我没有想到,这么快,这么急,这么狠。」
    可不是吗?
    方孝孺的事情,从案发到下狱仅仅用了七天。
    即便是普通民事案件,想要查清楚,都是不容易的。七天简直是快如闪电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之极。
    而重要的是,方孝孺的下场。
    论死。这是姚广孝万万想不到的。
    姚广孝其实巴不得方孝孺死的。原因很简单,方孝孺一直是南京朝廷的核心人物。是南京朝廷的柱石。
    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
    虽然说,天下大乱,从而引起了势力此消彼长。最大的消长,就是武勋集团再度成为朝廷上的重心,所有文官都退到其次的地位。但是天下毕竟是建文,而不是洪武初年。
    洪武初年的时候,天下刚刚建立,文官缺额众多。大部分文官都是通过推荐而来的。而主持这一件事情的人是李善长。而所有文官都是武将的奴仆一般。
    某将军到某省,此省的所有官员天然是这个将军的下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