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陈益心里明白的很。 专案组为什么一直揪着孙博文和邱烨伟不放,是真的怀疑吗?不一定。 组里不仅有市局的支队长,省厅还派来专家进行指导,都是经验丰富的刑警,总会有人意识到方向是不是搞错了。 但他们不愿轻易放弃这两名嫌疑人,完全就是侥幸心理和自我欺骗。 不放弃,好歹还有嫌疑人去查,放弃了,此案直接进入死胡同重新开始,所以潜意识不愿放弃。 这就是舒适圈。 陈益要求跳出舒适圈。 孙博文是凶手吗?邱烨伟是凶手吗?在他看来可能性很小,既然该查的都查了,没有增加嫌疑即可暂时排除嫌疑,把精力更多放在其他方向上。 而且像这种仪式感满满的嫌疑人一旦查到了,有经验的刑警见面就能判断出对方到底有没有问题。 简单来说,此案难点在于找到真正的凶手,而不是看谁有嫌疑就扑上去深入调查。 看完卷宗后,陈益基本知道了凶手大概是什么样的家伙,脑海中有了比较清晰的侧写。 年龄性别职业不是重点,重点是肯定和受害者认识,至少见过,不是陌生面孔。 “一切听陈巡的。” 周局此时发话了,没有因为刚才的事情在态度上有所改变,到了他的地位,喜怒早已不形于色,就算内心对陈益不满也不会表现出来。 会议很快散了。 今晚的会只是见个面,没有太多内容,特案组几人需要时间好好研究研究卷宗,对整起案件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方才可以确定调查方向。 散会后陈益让彭善东留下,好答疑解惑。 可能是陈益刚到就来了一个下马威,彭善东的状态不太对。 陈益看出来了,边翻阅卷宗边开口:“彭支如果受到影响的话,可以离开专案组。” “没有没有,当然没有。”彭善东连忙说道,“这件事是我疏忽了,此案结束后,我会自请处分的。” 陈益:“案子结束了再说吧,处分不处分,还要看你们专案组的侦办过程有没有问题,如果完全按照正常程序来的,那程楠楠的死就不是你们的错。” 错误来自程序的违规,而非能力的欠缺,因能力差造成不良后果陈益表示理解,若因程序违规的话,那就是两个性质了。 现在不是纠结这件事的时候。 说完不等彭善东开口,他指着尸检报告说道:“受害者的致死原因是植物碱注射,身上的伤口说明凶手可以熟练操作小型刀具和剪刀,医院那边真的没有发现疑点吗?” 从尸检结果看,医生这种职业是重点调查对象,专案组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调查后发现三名受害者并没有就医记录,也没有因为其他原因在医院逗留。 所以,便没有继续顺着这个方向调查。 能拿到剧毒植物碱的不一定是医生,能熟练操作小型刀具和剪刀的也不一定是医生。 彭善东回答:“当时医院是我们的调查重点,但最终确实没有发现可疑线索,三名受害者从未去过医院,也不认识医生。” 陈益思索专案组疏漏的可能,想来应该不会。 前三名受害者被杀之后,程楠楠还活着呢,很多事情可以从程楠楠口中问到,对方应该没有撒谎的理由拿自己的命开玩笑,除非做过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秦飞问:“程楠楠说她们从来没有得罪过别人,可信吗?” 彭善东看向秦飞:“我们认为可信,三名受害者的性格已经从侧面了解的很清楚,普通大学生而已,说不上好也谈不上坏,而且在大学里又能得罪什么人呢?我们查到的也就只有孙博文。” 秦飞:“如此的话,本案的发生不在于动机,在于凶手本人,凶手的心理是不太正常的,比较偏激。 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凶手看来就是足以杀人的大事。” 彭善东表示同意:“对,类似邱烨伟。” 刚才陈益已经说了要抛弃孙博文和邱烨伟,去寻找新的嫌疑人,所以他加上了类似两个字。 像邱烨伟这种人,全潭城绝对不会只有一个。 陈益:“凶手的辨识度想必很高,而且和三名受害者认识,这就奇怪了,在专案组所掌握的人际关系中,竟然只有一个邱烨伟。” 彭善东问:“陈巡,一定认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