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照崇祯的规矩,除非是在严肃的节日庆典上,普通人见皇帝只需要躬身拱手行礼,不需要下跪。 朱仲林也非常随意的向外摆手: “免礼……” 众人站直了身体之后,最前排的一个管事内监躬身向前几步,递了一份小册子给朱仲林: “启禀陛下,实验室一应设施人员已经到齐,这是详情列表。 “有皇家工程院从三品工匠宋问道,担任实验室的技术顾问,每旬的第一日来实验室坐班。 “工部调派正五品及以下工匠共十五名,常驻实验室负责具体研究差事。 “另有无品级的匠人三十名,负责实验内的闲杂差事。” “所有人员均已到齐,请陛下示下。” 内监提到宋问道的时候,他旁边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工匠也上前两步,再次对着朱仲林拱手自报身份: “微臣宋问道参见陛下。” 朱仲林接过册子,现场翻开扫了一眼,又撇了一眼眼前的宋问道,然后对跟在身边的朱简烜介绍说: “这位宋工是现在效率最高的蒸汽机的发明人,你以后有机会要多向宋工请教。” 宋问道听到马上再次拱手: “臣一定认真教导殿下掌握蒸汽机的学问。” 朱简烜也抬头打量这个宋问道。 大明官方衙门的高级工匠,品级和待遇都对标同级散官加衔,在正式场合都可以直接穿官服。 但是这个宋问道的气质却跟普通官员相差甚远。 他虽然嘴上说着会认真教导,但是本人的兴趣显然不高。 不但表情平淡,语气更加平淡,甚至给人一种浑身不自在的感觉。 这种感觉朱简烜其实非常熟悉。 前世被强行拉出来参加社交活动的技术人员,很多都是这种精神状态。 可能因为工匠就是工匠,晋升主要看相对客观的考核成果。 相对官员而言,他们只有品级,但没有管理相关的职务,所以大多不像官员那么擅长与人打交道。 关键是,对于教一个五岁小皇子研究蒸汽机这种活儿,他们多半是不想干又不得不干的。 毕竟,在普通人眼里,五岁的小孩懂什么?关键是能听得懂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