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你英国人已经犯了众怒,我大清为什么要站你这边? 与南明只要开战,就可能是欧洲人难以想象的大战,损失和危险都难以估量,甚至难以控制。 但是现在一起打英国人,可能只需要喊几嗓子就行了。 于是,在两天之后,拜伦为首的英国代表,再次得到了乾隆的接见。 拜伦本来以为,自己能够得到乾隆皇帝的回应,能够确认对方到底愿不愿意围明救英。 结果行礼之后,乾隆就让太监宣旨,宣的是对英国宣战的圣旨。 圣旨前面有一大段废话,但废话也是有态度的,全都是在骂英国人,说英国无恶不作,形同强盗云云。 英国人的翻译听了几句就懵了,旁边的拜伦听了几句翻译也懵了。 直到圣旨读到最后,大清国正式向不列颠王国宣战后,翻译和拜伦彻底的呆住了。 “为什么?” “为什么啊?” 最后太监将圣旨或者说战书,递到拜伦手中的时候,拜伦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自己不但没有说服清国围明救英,反而拿到了清国给英国的战书。 自己就这么回到英国去,别说晋升到伯爵爵位了,现在的男爵能不能保住都难说了。 拜伦和翻译缓过神来之后,想要争辩些什么的时候,清国的侍卫已经不给他们机会了。 一群人直接把他们全都架出大殿,还安排兵丁直接把他们赶出了城。 一路监督押送着他们回到天津,上了他们来时的葡萄牙商船。 拜伦一行人直到商船离港,又反复看了好几遍清国给的战书,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翻译垂头丧气的对拜伦男爵说: “大清国已经从我们的救命稻草,变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争已经无论如何都无法继续了,我们英国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全世界为敌。 “现在我们只能去大明,弄清楚大明的停战条件了。” 拜伦有气无力的点了点头: “我们当然没有能力与整个欧洲为敌,更没有能力与全世界所有的大国为敌。 “以后永远不能让整个欧洲团结起来,更不能让全世界团结起来与我们为敌。” 与历史上一样,在经历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外交失败之后,英国人的传统对外政策也终于趋于成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