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儿臣觉得,资本是会影响人的。 “就算一个人有了几乎无限多的金钱,金钱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 “能够通过金钱实现的生活需求已经完全实现了,他们还是会继续追求更多的金钱,继续追求金钱的继续增值。 “权力也是一样的,而且是有惯性的。 “这种方式能将天下的决策权进一步集中,在废除丞相之后再次废除皇后和皇太子,排除几乎所有能影响皇权的干扰因素。 “得到了这些的人,应该没有人会放弃,而不放弃并且继续延续的方法,也基本上是固定的,他们没得选。 “通过这种方式最终获得了最高权力的人,应该也会自发的维护这种权力传承方式。 “那是他们的权力合法性来源。 “这套方案就像一台机器,运转起来之后就很难停下来了。” 老皇帝语重心长的再次提醒: “但机器会坏,你要考虑备用方案,应急方案。 “比如皇子都没有成年,或者都还在外地历练,皇帝却忽然去世的情况。 “以及总共没有几个皇子,全部不合格或者遇刺的情况。 “以及皇帝直接生不出儿子的情况……” 朱简烜也没有怎么思考就直接说: “应该把近支宗室也纳入教育、历练、参政的范围,避免皇帝绝嗣或者意外绝嗣的情况。 “同时皇帝继位的时候,就要立刻选定一个继承人,写成秘密遗诏密封保存。 “有儿子就选择自己的儿子,无论是否已经成年或者完成了历练。 “皇帝自己还没有儿子,就选兄弟和侄子中完成历练的。 “等皇帝自己有了儿子,或者是有儿子完成了历练,皇帝选择了最终继承人后,再由皇帝自己更换遗诏。 “如果皇帝在这期间龙驭宾天,就让遗诏中的孩子、兄弟、侄子继位。 “同时把生育能力也纳入考核范畴,必须要能够正常生育才能进入最终的筛选。” 老皇帝听完不置可否的轻轻点头: “你考虑的这些方案,目前看来是比较周全的,以后有问题可以以后再调整修补。 “但是政治是有惯性的,你要打破原有的惯性,建立你自己设计的政治惯性,关键是要长期以身作则。 “做好身体力行,持续坚持几十年的准备,从大批量的纳妾生孩子开始……” 朱简烜并不怎么在乎的说: “我其实已经准备好了,想要让孩子尽可能的聪明,要先选择尽可能聪明的母亲。 “等吴国的朝廷搬回来,吴国的科研机构搬回来,我就会安排他们选一批侍女进宫的。 “按照咱们大明的传统,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宫只能在正五品及以下文武官员家庭中选择。 “但是对于工匠家庭,应该限职务等级而不限待遇品级,工匠品级高的天赋多半不会低。 “工匠只要是不直接当官管理事务的,正一品的工匠的女儿和孙女也可以……” 老皇帝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你怎么准备选聪明的孩子母亲?难道还和你选弟子的时候一样考数学吗?”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说: “对,就考数学,或者说是考数学学习能力,和我当初招学生一样。 “数学好的脑子肯定不会差,母亲脑子好了,孩子是天才的概率才能更高。” 老皇帝听到这里忽然叹了口气: “其实我现在已经不怎么心疼你了,因为我知道你这个人做事跟机器没什么区别。 “我主要是心疼我素未谋面的孙子们,他们未来得跟着你吃多少苦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