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奇观工程初见成效-《大明不革命》
            
            
            
                
    第(3/3)页
    “松花江水南下加上水资源调配系统,已经大幅度缓解了顺天府周边地区的缺水问题。
    “不过要最终彻底解决,还是要再等六到八年,等三江泽大湖的水位达标,整个黑龙江流域水源南下的时候。”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吩咐和提醒说:
    “所以现在华北地区用水还是要尽可能的节约。
    “整个运河系统内的河流,都不能随意浪费水源,松花江来水没有用完,也不能直接排入海中。
    “继续修整运河连接的所有河道,修建足够多的水闸和船闸,把河道当成运河来管理。
    “除了避免海水倒灌的需求之外,确保我们本地用多少取多少,松花江岁还是要尽可能汇入三江泽大湖。
    “同时做好污水控制,禁止任何工厂将污水直接排入运河连接的河道,水源被污染了才是最大的浪费。”
    汪莱和周围的工匠、官员们马上一起躬身答应着。
    汪莱在修建运河的时候,已经在修整运河连接的河流了,不过目前只完成了顺天府周围的水系。
    已经将永定河拓宽、加深,并且修筑了新的堤坝。
    顺天府外城新护城河也扩大了规模,达到了顺天府入海航道相同的级别。
    北外城的护城河一端深入城中,一端向东与大运河的河道相连,现在可以直接在顺天府城内上船进入大运河。
    同时在通州地区,将大运河继续向北延伸,与经过密云地区的北水南调运河相连。
    可以用东北的来水,为大运河补充水源,确保天津以北的大运河水位稳定,提高通航效率和规模。
    朱简烜带着一大群官员和工匠,在禁卫军步兵的护送下登上了石景山。
    站在山顶的广场上,向下看西侧山脚下的永定河,能看到自此以西的河道都被整体加宽了。
    河道两侧额外筑起了大堤,大堤中间已经蓄满了水。
    这条原本规模并不大的北方河流,现在的积蓄的水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自此以上的河道已经不能算是永定河了,已经成了北水南调运河系统的一部分。
    其实门头沟地区的永定河河道,不是顺天府西部最适合修建运河的地方。
    如果只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运河路线应该在香山和玉泉山之间,从颐和园和圆明园北侧经过。
    但这条建设思路投机取巧的运河本身地上河,就算是朱简烜不专门要求,汪莱也不敢把河道放在玉泉山和颐和园旁边。
    所以在门头沟和昌平之间,在燕山中的一条山谷里面硬挖出了一条河道,将运河水引入了永定河。
    需要向下挖掘的河道长度倒是只有六公里,但平均需要挖掘的深度高达三十米,最大需要挖掘的极限深度大约六十米。
    而且山谷之中的土层并不厚,挖了土层之后还要继续挖石头。
    汪莱在八年就让工部配合,要求顺天府和周边所有需要石材的部门、公司、工厂、百姓都到这里来取。
    运河工程队伍可以为他们提供机器协助。
    前后不知道多少人在这里折腾了五年多,才挖出了这条宽度两百米的山中运河。
    这项工程是单独规划并单独建设的,并没有影响其他部分运河本身的总体工期,算起来还节省了几十公里的运河堤坝。
    朱简烜来到广场中间的高台上,在钦天监正的指引下,举行了简单的祭祀仪式,随后正式下令开闸。
    “开闸——”
    朱简烜的命令发出,总工汪莱按下控制器,大型蒸汽机驱动的液压机开始工作,控制河道的闸门缓缓打开。
    永定河门头沟地区积蓄的河水冲过闸门,涌入了准备好的运河河道。
    这条运河将进入顺天府外城护城河,当然不会放任水流肆意自然流淌,这一路上还有多个水闸控制水流速度。
    确保水势平稳的进入护城河,而不会把顺天府城给淹了。
    朱简烜站在山顶上,眺望了一会儿奔涌的河水,又把视线掉转到了其他方向。
    在石景山西北方向,能够看到比较遥远的地方,其实还有另外一条河道,只修了短短一截的河道。
    永定河在这里实际上一分为三了。
    朱简烜知道,那应该是北水南调第四阶段的起始点,顺着太行山南下汇入黄河,用黑龙江水冲刷黄河的泥沙。
    朱简烜心中正想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汪莱就已经带着几个工匠凑了过来:
    “陛下,第四阶段工程可以开始了,工程难度比三期要低。
    “预计工期六到十年,应该能在三江泽达到预定水位时完成。”
    朱简烜轻轻吐了口气:
    “难度最高的第三阶段都完成了,效益最大的第四阶段确实也该开始了。
    “你应该已经写好了详细规划,回头让通政司送到宫里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