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朝廷只要持续不断地开荒和建设,就能给百姓们创造更多的利益。” 朱简烜听了之后没有直接评价,而是继续问其他人的想法。 这次是老三开口了: “父皇,我觉得这基层事务的关键是基层的官员…… “朝廷在县衙一下,在坊、市、厂、乡、镇设置的基层衙门,与更多的基层百姓长期直接接触。 “他们在百姓中的形象就是朝廷的形象。 “但是在儿臣看来,这些基层衙门的人员们,绝大部分都有很大的问题。 “要么心高气傲,自以为受到了打压,所以郁郁不得志。 “要么不干实事,挖空了心思往上钻营。 “要么是就是在混日子,对自己的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兴趣。 “几乎没有官吏愿意主动为百姓解决事情。 “可能是因为,这些官员还没有适应变化,接受不了类似以往吏员、书办、典吏的身份。 “所以儿臣觉得,基层的衙门组建不能着急,可以稍微放缓一下。” 朱简烜听罢也没有直接回应,继续问其他人。 另外两个皇子也各自阐述了自己在地方上的感悟。 朱简烜全部听完之后,才开始评价他们的感想: “首先是老大,你实训的地方是东北的逆流闸对吧?” 朱靖坤马上点头: “是的父皇。” 朱简烜顺着他的回答提醒: “东北内陆地区的移民,基本都是从外地迁过去的。 “都是本来已经几乎没有土地,应该说是完全一无所有的百姓,以军屯卫所的形式集体安置过去的。 “他们是从一无所有变成了拥有大量土地,能够吃饱穿暖还能休闲娱乐了,自然容易满足。 “再加上这个集中迁徙的过程中,完全打乱了原有的村镇宗族体系。 “到了东北之后,他们之间都是陌生人。 “当地官员面对的都是单个孤立家庭,而不是一个村子同族的几百个人。 “所以军屯卫所的移民是相对容易管理的。 “军屯卫所的早期军官,知识水平和能力都比较高,因为军屯卫毕竟是正二品的机构。 “而地方基层上新建的坊市厂乡镇不过是正八品的机构。 “特别是乡镇地区,一个村子几乎都是一家人,村里面出了什么事情,他们往往愿意自己解决,而不希望找官府。 “官府想要安排什么事情,都要同时跟他们几百个人一起协商。 “这个工作难度就大了。 “所以老三的感受与老大相差甚远,一个觉得地方上基本没什么问题,一个觉得基层机构没有什么用处。 “你们两个的感受都是不全面的。 “等你们在地方上适应了环境,下一阶段我会让你们几个交换历练地区。 “老大你去中原的熟地,老三去边境的新开垦地区。 “老二去内陆地区,老四去沿海地区。 “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和历练,熟悉不同地方的基层的事务特征。” 几个皇子听着老爹的教训都有点茫然。 这等于是没有直接评价他们此前感悟的对错,只是提前提醒了他们后续继续历练的方案。 交换地区历练的安排真的让人无话可说。 自己在一个地方辛苦两年,好不容易适应了一个地方的社火环境,马上就要去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重新开始。 换地方的速度比普通官员还要快。 如果有的选择的话,他们当然不想这么干。 但老爹的安排也非常有道理,他们都是奔着皇位继承人去的,皇帝是想要治理整个天下的。 他们的眼光当然不能局限在一个地方,那样理论上没资格当皇帝。 只不过,以往的皇帝,别说到不同地方历练了,可能连宫门都没怎么出过,不也当皇帝了吗…… 但是抱怨只能放在心中,表面上都是老老实实的躬身领命: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