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主要是刚穿,没啥安全感,有钱就下意识给自己囤货。 离开杂货铺,又去问了下粮价。 粳米六十五文一斗,白面八十五文一斗,糙米三十五文一斗,还有黄米、高粱、大豆这些,也都在二十文左右。 池兴月定了十石粳米,十石白面,剩下的各来几石,凑够二十两银子。 池兴月不是不想多买,而是空间面积小,光装这些粮食,就要占去不少位置。 更何况,她还答应了,要把“包间”租给凌季恒用。 作为江南凌家的准二少夫人,要是收不下凌家的万贯家财,可就亏大发了。 走出粮店,又绕到集市。包子、馒头、花卷,锅盔、烧饼、窝窝头,均价三文一个,池兴月直接定了十五两银子的。 又在街上买了几筐桃儿、杏儿、樱桃,碰见有卖猎物的,又买了五只野鸡,两只野兔,还有鸡蛋、木耳、莼菜、菌子若干,花了五两银子。 池兴月盘算一下,手里还有十二两。不禁感慨,这钱是真不禁花。 池兴月是刚到异世,摸不清行情。这话要是被当地土著听到,一定会喷她不会过日子。 就连凌季恒的小厮二柱,面对池兴月的大手大脚,都有些咋舌。可二少说了,一切听池姑娘指挥。 “二柱,你说今年这粮价,是不是有些高啊?”池兴月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悄声问道。 二柱点头,压低声音回:“是涨了不少。以往糙米只需十几文一斗,一斗粳米,怕是连三十文都花不了。” “那今年怎么......” 二柱左右瞅瞅,见没人注意到这边,才说:“听说北方大旱,又赶上蝗灾,不少人都出来逃荒了。也就咱们南方水多,没受影响。” 池兴月瞟了眼珍馐阁周围的小乞丐,心想未必。却也没把这话说出来。 二柱见池兴月定定地望着珍馐阁的大门,笑着说道:“姑娘可是要去那里用饭?听说珍馐阁的酱鸭,是江南一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