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至于第三锅,也就是荣思院、听澜院、折桂院熬的这些,是拿来给村里人尝鲜的。 这段时间,大家靠种蘑菇赚了不少钱,说话行事也不像先前那般斤斤计较。 邻里邻居有个啥新鲜玩意儿,也会往凌家送,相处起来还算愉快。 而且凌季恒靠着去县城里卖火锅料,赚了老大一笔。差不多有两千两。 池兴月看着那满满一兜银子,哈喇子差点控制不住流下来。 还是凌一拿去换了金子,她才收进空间。 只不过,家里辣椒不多了,这生意,怕是得搁浅。 彭掌柜,还有县里不少大户人家都打过配方的主意。 可凌季恒说啥都不卖,不为别的,没原料,卖方子也是坑人。 那些大户不信,可观察好久,发现凌季恒就卖了那么三五回,每回拿的火锅料还有限,也不得不信了。 毕竟,谁会跟钱过不去。换他们,有这样来钱快的途径,也得狠狠捞上一笔。 可凌季恒不一样,就算你拿着金子买,他也只有一句话:“没原料,生产不出来!” 大伙儿明白了,这玩意儿鸡肋。好吃归好吃,可他不稳定。 平时拿来尝鲜还行,做生意,嘿,怕不是得把底裤赔掉。 如意楼要不是靠着蜜汁烤鸡和方大厨的手艺,也不敢如此冒险。 凌季恒却给对方出主意:“把火锅和辣菜做成限量款不就好了!” 自此,如意楼生意更上一层楼。 凌家赚钱了,自然不会太在意这些吃的。把锅端到门口,就有村里人过来了。 讲究点的,带点咸菜什么的。不讲究的,就端个空碗。 凌家人也没介意,一视同仁地给他们舀了满满一碗粥。 青山村众人看得浓稠的腊八粥,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再一尝,甜丝丝的,当场喝了个精光,还舔着脸跟凌家人要。 凌家人倒也不小气,稍微给添了点。主要是其他人还没喝,不能厚此薄彼。 就这样,一直热闹到半上午,凌家大宅才恢复安静。 期间,池兴月回了趟清风院,将特意留着的腊八粥拿给金宝,让他给崔婉儿送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