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寿山,你看着办就成,我们没意见。 如果不是凌家,咱今儿就是运气再好,也带不回去这么些鱼呀。” “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前段时间人家替咱们扛下来北辽人的攻击,咱村里人还没表示呢。 如今拿鱼借花献佛,也能让良心上好过一些。” “里正,有啥事你决定就好。俺们一辈子地里刨食,没啥见识,你咋说,俺们咋办。” 宋里正点点头,盘算今天的收获,觉得至少可以拿出来两百条鱼送给对方。 虽然这量不算多,可青山村那么些人呢,按人头分,估计一家也就三五十条。 凌家绝对占了大头。 宋里正乐呵呵的,一路走回去,都没觉得有多累。 天色渐渐黑沉下来,凌一燃起火把,照亮前进的路。 直到月亮稍微从云层里出来露了个面,一行人才来到宋里正家。 看着院子里的胖头鱼,激动地搓搓手。 宋里正朝屋里喊了句:“我回来了!” 宋大娘赶忙出来,招呼儿媳妇给大家端热水:“来来来,都洗洗手,暖和暖和。” 大伙儿争先恐后地上前洗手,发现宋大娘给他们准备的水只是温温热。 可对他们冻僵的爪子来说刚刚好。 从寒冷中缓过神来,一个个更加殷切地看着地上的鱼。 即便中午喝了汤,也都馋得直流口水。 宋里正不废话,刚想说凌家人的贡献,就被一个小伙子打断了。 “里正叔,您直说给凌家多少吧,我和兄弟们没意见!” “对,里正叔,要不是凌家,我们也弄不回来这么多鱼。要不,咱给上一半儿?” 话音刚落,就被自家老爹拍了头。轻骂:“蠢啊你,大方也不是这么大方的!” 宋里正呵呵笑着,将自己的决定说出来。 两百条,比想象中多,却也能接受。 大伙儿点点头,挑大的往筐里装。 然后送到牛车上,让凌家人先回去休息。 剩下的数了数,一户三十五条。大的小的掺和放,吃不了亏,也上不了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