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复少年-《奋斗在五代末》
            
            
            
                
    第(1/3)页
    范质这封提议重编律令的奏折,目的很明确,直指违法乱纪的勋贵阶层。
    且上书的时机也相当巧妙。
    正好,就卡在韩伦案爆发的当口。
    看过范质这封奏折后,郭荣只觉“相见恨晚”,恨不得立刻施行。
    郭荣对勋贵阶层的芥蒂,由来已久。
    年轻时,郭荣曾当过茶商,行商天下时,就碰到过不少地方勋贵鱼肉百姓的混账事。
    当时的郭荣年轻气盛、正气凛然,立志澄清宇内,还天下百姓安宁,却又缺乏能力、经验与权力,只能将幻想深埋心中。
    待到先帝郭威兵变成功,建立周朝。
    周朝建立之初,开封周边充斥着乱兵,郭荣奉命带兵巡视开封左近,又碰到了好几起武将勋贵趁着开封混乱浑水摸鱼、抢掠民财的案子。
    这时候的郭荣早已不复年轻时的青涩,在拿到切实证据后,并不着急发兵逮捕这些勋贵,而是找到先帝郭威禀报实情。
    但郭威收下了郭荣请求惩处勋贵、整顿风气的奏折后,却对此不置可否。
    事后,范质私下里找到郭荣,向郭荣坦明郭威的难处,称周朝刚建立不久,不宜得罪武将勋贵,还望郭荣能够谅解。
    郭荣当时虽已不复青涩,心中却仍是少年,当场动怒,势要严惩抢掠民财的勋贵。
    幸得范质死命相劝,郭荣才没有付诸行动。
    若是当时郭荣一怒之下真严惩了勋贵,刚刚建立的周朝或许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动乱。
    到如今,郭荣接替郭威之位已近三年,新兴的周朝也来到了第六个年头。
    郭荣又动了整顿勋贵的念头。
    一切都很顺利,派去洛阳的司徒诩此刻定然正押着韩伦赶赴开封。
    范质也适时地呈上了重编律令的奏折。
    但郭荣早已不复少年时。
    重编律令这等大事,郭荣打算先观望一番韩伦案的走向,再做决断。
    当年抱团紧密的勋贵们,面对韩伦一案,究竟会作何反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