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至辽土,他人何虑其,李氏、张氏,身份显贵也,刀刃相候,斩首马下。 二十万大军先锋,未能走过四回合,身首异处,死于辛木刀下。正是: 养尊处优迷酒色,平日享乐少用功。 不遇强者自无敌,耳闻甜言害己身。 大将交战,两军士卒,岂可坐而待毙,亦戈戟交锋,冲杀一处。 唐兵年老,辽兵壮年,自是不敌辽之精兵,死伤众多,又主将已死,拖旗弃刃,死命逃往唐营,辽兵犹如猛虎入羊群,追杀其后,一阵屠杀。 唐营,薛南立竹台观战,见李承嗣战死,下令鸣金收兵,辽兵追杀三里而归之。 薛南查点士卒,逃回者,仅三百余人,其余皆战死沙场,面色不悦,长叹回帐。 辛木、辛竹立战场候之,久不见唐营,再出战将,收兵回关,叶飞虎大喜为二将庆贺。 战场尸骨遍野,血然草色,乌鸦集聚,喜鹊盘旋。 诗曰: 弱水横流浪涛涛,水火无情百姓苦。 君王逐鹿足私欲,白骨积山何人闻? 胡草有泪风惨惨,鸦雀回旋嗜血味。 未央殿内宴歌舞,还朝无期她乡客。 银狼关,东辽元帅叶飞虎,首战诛唐军先锋,大喜,以为三日之内,唐军可破。 次日复命二将,出关交战。辛氏兄弟率兵出西门,至战场叫阵。 唐营守门兵,进帅帐报薛南。薛南命左右击鼓,亲率三千弓箭手,二千长戟兵。长戟在前,弓箭在后,出营来战场。 辛氏二将观之,帅旗下,现一老将,面如温水,三缕银须,拂动胸前,头戴傲龙白金盔,身披鱼鳞白金甲,手提方天戟,正坐白龙驹,稳如泰山,昔日之风依旧也。 辛木上前曰:“唐将莫是薛南乎?” 薛南曰:“然也,辽将何人?” 辛木笑曰:“我乃飞虎将辛木是也,汝已入土不远,何故心急一时,枉送姓名也。两国交战与尔何干,卸甲归田,享子孙之乐,岂不美哉?” 薛南曰:“小儿莫妄言,逞口舌之力,免闪了舌头。” 辛木举刀直取薛南,薛南曰:“慢来。” 薛南催马,缓慢前来,迎战辛木,战马相近,薛南抬戟便刺,白光一闪,戟尖指护心镜而至,辛木挥刀欲截长戟,薛南长戟撤回,复刺辛木小腹至,辛木举刀欲挡,长戟复退去,往辛木左肩刺来,辛木仓皇侧身躲避,薛南方天戟又退去,复刺右肩,白光一闪而至,辛木侧身避之,未及,戟尖刺入右肩,一指之深,鲜血外流。 战马交错而出,辛木一回合,便伤薛南之手,身出冷汉,呼吸急促,止马立之。 谓弟辛竹曰:“枪法高强,传闻非虚也,吾二人合击之。” 遂辛木、辛竹二将,催马复战,夹薛南于中,举刀奔来,辛竹挥刀横砍,薛南细腰,薛南挥戟挡出。 辛木至,刀劈薛南面门,薛南亦抬戟上挡之。 战马交叉而过,辛氏二将复调马来,围绕薛南奔走,横劈竖砍,竭力为之。 薛南游行二将之中,来去自如,刀来戟往,辗转之时刺出三五枪,来去之间走七八戟。 正是: 白龙吸水出东海,鱼游寒江飘白雪。 摇甩长戟开梅花,满天重影落银环。 辛氏二将竭力交战,过二十回合,惊出一身冷汗,面夹直流,战甲三十六缨络扣,断去数十处,盔甲歪斜,上下喘气,二将惧之,思曰:久战恐性命不保。 遂各自调马,往银狼关败走,薛南亦不追赶,止马以待,等候银狼关,再出战将。 银狼关城楼,叶飞虎,总兵武极,二人立城墙观战,见辛氏兄弟,不敌薛南逃来。 叶飞虎曰:“今日出战之将,必是唐兵主帅薛南也。” 武极曰:“小将出城观之。” 叶飞虎:“然。”武极下城墙,提兵刃出关,直奔战场来。 不知战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3)页